让金融活水滋润万千农户

在辽宁如果提起发展现代农业,很多人会马上想到北镇。北镇市历史悠久,随着向现代农业进军步伐逐步加快,陆续摘得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先进县、全国第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等殊荣,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被辽宁省确定为“北镇模式”。近几年,北镇主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农民连年增产增收。取得这样骄人业绩的背后,离不开当地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几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北镇支行引导全市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服务,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户在金融活水的滋润下走上增收致富路。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为人民银行北镇支行推进三农服务注入了强大动力。人民银行北镇支行要求全市金融机构切实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

实施乡村振兴,关键是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这一目标,人民银行北镇支行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鼓励将信贷资源配置到有效带动农民增收的现代农业中去。截至2017年12月末,北镇涉农贷款余额92.3亿元,同比增加10.2亿元,增长12.46%。

支持新型主体带动农民增收

北镇市金融机构积极扶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不间断的信贷扶持下,北镇逐步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北镇市欣鑫农牧生态家庭农场坐落在北镇市中安镇宋台村,占地面积近千亩,是集优质蔬菜种苗繁育与销售、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种养结合的现代化设施农业园区。场长唐鹊在农村信用社和农行340万元贷款的支持下,从最初的2亩地、3个棚发展到如今的近千亩地、上百栋棚。从2002年她就开始探索,不断引进新品种、钻研新技术,构建了欣鑫农场种养结合的绿色设施生态农业模式,销售渠道早已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批发,农场有自己的自营店,支持网上销售、省内24小时到货等。农场服务北镇,幅射周边,带动一大批农民增收致富。

农信社每年投放贷款50万元,全力支持双峰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合作社。双峰合作社位于北镇市吴家镇合兴村,收入达400余万元,利润在100万元左右。合作社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充实管理方式,摸索出了一套“五包二定一分散”的经营模式,具体做法是:包稻田旋耕和深翻、包水田耕地、包育秧、包机械化插秧、包机械化收割,定水稻价格、定水稻合同,田间管理由各农户自己负责。实行这种模式后,农户每亩水稻比原来增收了100元,节省用工费20元,同时解放了劳动力,农民纷纷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合作社每亩水稻的纯收入也达到50元,与农户实现了双赢。

农业银行积极支持农业产业链建设发展。贷款9500万元支持大北农食牧有限公司,一期项目为年出栏12万头断奶仔猪,二期为年出栏20万头断奶仔猪。农行已投放固定资产贷款5379万元,可带动周边3000多养猪户致富。

北镇市赵屯镇以制鞋业为主导产业。近几年来,制鞋业发展逐渐步入正轨。赵屯镇的鞋产品以棉鞋为主,4月份开始到12月末为企业资金周转的一个周期,每双鞋成本20元,市场上可卖到26元,一般年产鞋15万双,收入将近400万元。年周转资金300万元,除去代理商定货款和企业自有,每户仍需对外筹集资金100万元。目前,赵屯镇有鞋厂近60家,农信社积极营销此类贷款,将增加贷款投放上千万元。近几年,赵屯人把家家户户的“小生产”统一整合成近60家制鞋企业,先后注册了北极熊、长白山等10多个商标。同时根据南北方不同环境、气候特点、消费人群,制作雪地棉、二棉鞋的数十个款式,既有城里姑娘喜欢的时尚款,也有农家大嫂中意的乡土版样式。凭借款式新颖、抗寒、价格适中等优点不仅巩固了北方市场,还闯进了江浙、广东等南方市场,目前,产品在全国都已小有名气。

出台专项政策服务乡村旅游

北镇市地处辽宁省西部,医巫闾山东麓,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民族风情浓郁。全年各景区共接待游人46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2.7亿元,旅游社会总收入实现66亿元。

早在2013年,人民银行北镇支行就提出金融支持北镇市沟域旅游业发展的建议,一是提高金融支持沟域旅游业发展的认识。支持和促进沟域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力支持和推进沟域旅游业科学发展和提档升级。

二是加强信贷资金投入和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支持合理利用山沟地域内各种有利资源,发展观光、特色和休闲旅游的项目、企业;注重增加文化内涵,大力支持民族风情展示、民族产品开发项目;扩大抵押担保条件和范围,积极探索、开发沟域旅游景区经营权抵押,沟域旅游经营业点的房屋、土地、林地和地面设施抵押,家庭动产抵押等多种形式的抵押,结合农户联保和个人信用,增大对沟域旅游经营业点的贷款额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信贷资金需求;加强调研,量身定做符合沟域旅游业需求的差异化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的信贷产品,确保符合条件的经营业点获得更方便、更快捷、更实惠的信贷服务。

三是改进和提高金融服务方式与水平。加强沟域旅游重点地域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确保营业安全的前提下,在旅游景点延伸服务功能和时间;增强重点沟域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金融配套服务,加强人民币反假联络站建设和金融网点的小面额人民币配置,提高重点沟域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适应性;扩大银行卡在沟域景点景区、酒店、餐饮、交通和旅行社等旅游相关行业的受理;推进处在重点沟域金融网点的支付电子化进程,发展创新支付服务,提高支付服务的便利度;建立金融支持沟域旅游业信息数据统计和反馈制度,及时探讨和解决业务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改进信贷营销方式,主动深入重点沟域景区景点,延伸服务,提高信贷办事效率,简化和完善业务服务流程。

在人民银行指导下,当地农村金融机构调整营销策略,在资金筹措、投向、管理和监督等方面进行详细安排,解决沟域旅游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经营资金不足问题,全力推动北镇市沟域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持续的信贷扶持下,二力采摘园、龙湾山庄、小芳农家院等成了颇具名气的沟域旅游热点,带动了一大批农民增收致富。

2017年,农信社为支持大市镇冮家村地区沟域旅游发展,为农户发放贷款170万元,为农家院、采摘园、特色养殖、水库垂钓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资金支持。为满足市场需求和带动农户致富,农信社、邮储银行还改变了以前单一的农户贷款方式,按生产周期确定贷款期限。

北镇农业发展银行积极支持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建设。投贷3亿元,支持中安镇建设民族特色四合院、商业一条街、民俗文化广场、社区医院、农业生态观光度假区,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保存了民族文化,扶持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支持罗罗堡镇大朝阳松林氧吧特色小镇,建设旅游集散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智慧大学、乾州学院、老年疗养公寓等。项目建成后,能够推进乡镇建设,加强沟域协调、加强镇村统筹发展,切实保护耕地农田,优化布局。

创新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

为顺应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和服务需求变化,人民银行北镇支行努力协调、积极指导、大力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重点在优势农业领域开展金融创新,主要体现在支持禽类加工、棚菜生产和粮食加工等几个具有比较优势的高优产业方面。

北镇蔬菜占地面积已发展到58万亩,与山东寿光并驾齐驱,实现了“人均一亩菜”的格局。形成了以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中安竹材市场为中心,以农村集贸市场为支撑的区域性、产地型、集散型蔬菜批发零售网络。蔬菜质量不断提升,认证了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4个品牌、26个品种,建成蔬菜种苗工厂4个,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国家级蔬菜标准园2个,在全市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扩建了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全市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到90家,经纪人达1.2万名。

北镇市素有“中国葡萄之乡”的美誉,现有葡萄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30万吨,已发展葡萄专业合作社19户,引导葡萄商品注册商标3件,促进农民增收3.2亿元。北镇是全国最大的葡萄鲜储基地,被中国农学会确定为全国鲜食鲜储第一县,通过了农业部北镇葡萄地理标志认证,被省政府确定为一县一业葡萄产业示范县。编制了葡萄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发展了十几个高标准示范基地。目前,全市各类水果加工企业达到15家,产值近25亿元。辽宁金源酒业投资10亿元进行葡萄酒深加工,目前已完成投资近2亿元,已投入生产,年可加工葡萄1万吨。水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包装、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发展国辉包装印务、飞洋塑业、天禧彩印等水果产品包装企业15家,年产值达到7亿元;发展景龙、常兴、鲍家等水果鲜储企业20多家,年营业收入1.5亿元;发展金亚龙、正大、福兴等大型运输物流企业3家,大型果品批发市场5家,年交易额达到7亿元。

北镇市畜禽产业化体系已经形成,拥有各类畜禽加工企业50多家、鸡蛋批发市场1个。实现年禽类加工量7500万只,其中肉鸡4500万只、熏鸡1500万只、下架蛋鸡1500万只,肉猪加工30万头,畜禽产品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北镇金实集团是一家拥有15家子公司、年产值超10亿元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了从孵化、育雏、饲养、屠宰、分割、包装、仓储、销售的全产业链生产,金实集团成为东北地区第一家将肉鸡产品打入沃尔玛超市的国内企业。尹家集团将全市大小近百家熏鸡企业进行整合,成立沟帮子熏鸡集团,统一了商标,获得了中华老字号称号,年加工能力在2000万只,年产值达4亿元。目前,禽蛋产业集群共整合各类小企业50多家,发展全产业链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0多家,鸡禽年屠宰加工量达到10万吨,禽雏孵化能力达到5000万只,鸡蛋加工能力达到4万吨,集群年产值达75亿元。大型禽蛋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养殖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共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60多家,订单和入社农户达到3.5万户,占全市禽类养殖户的80%,户均增收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