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脚于企业 落实在产业

山东青岛胶州的工业起步比较早,园区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由园区经济引领向重点功能区引领转变,成为胶州的当务之急。为此,胶州市对城市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升级,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布局了4个“国字号”平台和1个省级平台——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家级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国家级示范物流园;1个省级平台即大沽河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

胶州市市长张友玉表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过程,就是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对胶州而言,新旧动能转换必须落脚于企业上、落实到产业上,必须立足于支撑胶州过去发展的主导产业上,发力于引领胶州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上,以“四新”促“四化”,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好的传统产业和优的新兴产业聚集。

着眼构建富有胶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胶州市壮大先进制造业,深入落实“一业一策”和“双百千”行动,做大做强通用设备制造、高端电子装备及仪器制造等63个重点行业,持续打造中国电力装备产业名城。实施企业智能化改造,拉长产业链、补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力争新培育“隐形冠军”“单项冠军”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上“云”企业300家,确保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12%、8%。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绿色装配式建筑等,力争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0个。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制帽、辣椒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扎实推进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3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创新物流集散、物流金融、转口贸易、商业保理、贸易结算等供应链服务,联合清华物流研究院打造“智慧物流硅谷”。科学布局大旅游体系,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全链发展、全民共享。

2018年,胶州市将深入开展“一业一策精准招商年”活动,发挥新成立的15支专业招商团组作用,瞄准63个重点行业,着力突破一批规模大、辐射带动作用强、技术水平和财税贡献高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