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和增速,分别为827122亿元和6.9%,这的确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说明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使国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局面。但是,我们不能简单沉浸在GDP增长的习惯性喜悦中。既然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就不能总是像过去那样盯着GDP总量和增速,大量的报道为总量变大和增速加快欢呼雀跃,说明很多人还没有放弃速度情节,关注经济高质量发展还需多方引导。
我们喜悦的重点应该放在这里: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5%,制造业增长7.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1%;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4%和11.3%,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8和4.7个百分点。采矿业增加值在下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在增长,说明我们的能源结构正悄悄地发生变化,绿色发展初见端倪;从制造业高于平均增速、高技术产业达到平均增速的两倍速和装备制造业是平均增速的1.7倍速看,说明“大力振兴制造业”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经济结构和质量发生变化。
但是,我们还要看到第一产业增长3.9%、第二产业增长6.1%、第三产业增长8.0%的问题,这说明我们服务业发展较快,而第二产业整体还低于平均增速。从实体经济的整体看发展质量还不够高,因为去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仅为6.36%,这么低的利润率,说明实体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够,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还不够高,还需要继续努力。另外从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2%(其中制造业投资也只增长4.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对比看,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投资还不高,还需要引起重视。
消费作为中国经济成长最重要的拉动力或最重要的一辆马车运行还算不错,按国家统计局的说法:“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升级态势明显。”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1751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一方面,网上零售增长较快,另一方面,其销售总额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只占全部零售总额的19.6%。网上销售好像并没有改变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逐年回落这样一个现实,这值得深思。
出口方面,2017年出口告别了2016年的负增长,出现了两位数的正增长,增长10.8%,一方面得益于出口企业的努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是世界经济转暖的缘故。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出口总额已达153318亿元,增长10.8%,但进口总额也已高达124603亿元,增长18.7%,比出口增长更快。尽管还有28716亿元的顺差,但从趋势上看,顺差可能很快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