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前存在的庸政懒政现象,多次给予批判。以往人们对庸政懒政现象习以为常,在不自觉中容忍度较大。而庸政懒政阻碍改革发展,使我们的事业停滞。
庸政懒政现象表现,一是无能而为式庸政。平庸的领导干部无能履职,无所作为,不会做、低效率或瞎指挥,都是庸政的表现形式,庸政也表现为懒政,甚至危害更大。
二是选择而为式懒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已成积习,以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上级政策选择有利的执行,没有利的就搁置不落实。
三是求利而为式懒政。做事先求利,不给利益不办事,已成惯性,干部选拔、审批、安检、评比等,都要吃喝玩拿。近年反腐高压态势下虽有好转,但据调查,在审批、税收、补助金发放等方面,仍存在较多索要现象,县域的快递网点、个体工商业户以罚代管具普遍性。
四是想为难为式懒政。有些领导干部也想有所作为,但面对困难失去决心和勇气,不求进取,以守摊子不出事为要,很大程度上也是庸政。在干部选拔中许多逆淘汰现象,没能力的在位难为,有能力者不在位,想为而不能为,致严重消极懒政。
五是无所作为式懒政。机关工作本难出彩,且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有些干部无所作为,表现为庸政懒政。
六是无心而为式懒政。通常极少有能为而不为的,但高压反腐使得一些领导干部无心而为。那些未案发的贪腐分子无疑已没心思作为,其整天心惊胆颤,想的全是如何隐藏不案发,听风串供、转移赃款物,场面上假惺惺高喊反腐,按惯常装样子,对工作虚假应付。
从严治理慵懒的方法,一是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动力源泉,改进和加强干部教育,可促使干部牢记理想信念。为此,应改进国民德育教育,自幼时抓起直到大学,全面加强德育教育培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新招录人员注重政治品德考察,从根本上纯洁干部队伍。
二是自上而下强化选人机制。选拔干部是治庸懒防腐的关键,必须强化领导干部选拔责任制,如讨论决定干部任免实行不公开记名投票表决,若任用的干部出问题,才按程序拆封追责。应明确规定推荐、提名、考察、决定任用等各环节责任人和领导的责任,均实行终身追责制。建立干部选拔自上而下责任制,中央保证选好中管干部,再逐级掌控选好下级干部,对所选领导干部终身负责、追责。
三是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地方党政负有治庸懒的职责,要想办法创新举措推动治庸懒。集中整顿慵懒不作为,并形成完善的纪律作风监督检查机制,保持常态化、制度化。
四是强化考核激励惩戒机制。现行财税体制决定了地方要以发展增加财收,要处理好不唯GDP论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矛盾。可研究应用生态GDP核算体系,同时考核传统GDP、生态损失、生态效益三个指标,以直观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生态损失、生态治理效益状况。中央对省级考核可据各地实际提出共性指标和差异指标,仅作总体要求;省级据各地市实际制定共性和差异考核指标,逐级制定考核细则,一级抓一级完善考核。各级可充分应用职务晋升、薪酬晋级、考核奖励和表彰,实现干部管理权责对等。同时,应全面系统规定处罚办法,党纪和政纪处分协调一致;纪律处分应合并经济赔偿或经济处罚;撤职、开除纪律处分先予入刑。建立庸官退出机制,受到辞职、免职、降职处理的,确能踏实地做好工作,可按新岗位确定职级待遇;否则,赋闲的停发工资,按履职年限给予经济补偿,自谋职业,以敦促领导干部勤政履职。
五是各级须动真格执行处罚。治庸治懒应切实依法行政,否则易乱政,而乱政会造成决策失误,导致更大损失,比懒政更可怕。依法治庸治懒,须动真格地执行考核和处罚,才能收到实效。实践证明,只要动真格地处罚,长期的习惯性顽疾并不难治,这对治理公车私用、肆意贪腐都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