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二合村的冰雪财富”节目在央视财经频道热播,吉林省舒兰市二合雪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能“克隆”的冰雪资源更加凸显。同时,“吉林雪乡·舒兰二合”也是继该市在央视推出“舒兰大米”品牌后,推出的第二张白金名片。
面对乡村振兴,舒兰市瞄准大自然赋予的良好生态资源,依托地处世界公认的黄金水稻种植带和天然冰雪资源最佳区域得天独厚资源,首先亮出“舒兰大米”白金名片,通过实施“农业做优”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如今,“舒兰大米”已是国家驰名商标,产品已进入中高端产品行列,价格优势凸显。
舒兰市的水稻种植大户李学明说:“家里250亩稻田去年收入25万多元,今年净收入近50万元。”2017年,该市全年销售“舒兰大米”42.6万吨,销售量比2016年提高了4.4万吨,产品销往十几个国家和北京、上海等30多个大中城市。
2016年以来,国内旅游经济不断攀升,舒兰市果断出击,实施“服务业做足”战略,着力打造“吉林雪乡·舒兰二合”冰雪旅游白金名片,仅用一年时间,在2016~2017年的第一个旅游季就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纯收入80余万元,上营镇马鞍岭村二合屯村民户均增收5500元。
2017年,该市加大打造力度,抽调7名干部,成立二合雪乡项目建设指挥部,驻村推进协调雪乡建设与管理。同时,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注册成立舒兰市二合雪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由114户村民入股组成。为了旅游景区的规范管理和运营,又成立了舒兰市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形成了从开发建设到运营管理再到农民入股增收的“三驾马车”发展模式。
如今,二合雪乡上下水已改造完毕,全村116户农户装上了室内卫生间,道路拓宽到了7米,停车场、宽带等基础和配套服务设施逐步完善,皇族猎苑、滑雪场、玉米黄金屋等景点相继建成。目前,景区每日可接待就餐4000人以上,接待住宿约800人以上。自去年12月14日冰雪节开幕以来,二合雪乡已经累计接待游客8万余人,旅游收入500余万元,预计整个雪季下来户均增收可达1万3千元左右。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舒兰市率先走出了坚实的两步,接下来将继续大力推动“舒兰大米”和“二合雪乡”两大品牌升级,使乡村成为绿色增长的热土,带动百姓增收,真正达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