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镇里的干部经常到我们村民家里走访,村里的矛盾纠纷减少了……”江苏省灌南县张店镇二里村村民封昌建感慨地说。
近年来,张店镇积极开展以“交民友、畅民意、办民事、帮民富”为主题的党员干部“下访”活动,镇机关干部深入全镇13个村(居),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密切了党群关系,树立了党员干部新形象,促进了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
该镇宋圩村三组村民张玉琴体弱多病,丈夫在苏南打工,常年不在家。去年,她家水稻熟了,由于地块较小你,收割机无法进田作业,但家里缺少劳力收割,为此她着急万分。该村驻村干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人手帮她收割、脱粒。“驻村干部真是我们农民的贴心人,有他们常驻村里,我们就有了依靠。”张玉琴说。
去年,由于气候的原因,该镇水稻成熟比以往晚了点。为帮助农民抢收,该镇要求所有驻村干部出动,帮组缺劳力的困难户、低保户收割,帮组联系收割机械、销售渠道。
“农村税费改革后,镇、村干部与群众联系少了。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要从改善干群关系入手,让干部到群众身边去,与群众交朋友,帮群众办实事,让群众身边有干部、干部心里有群众。”镇党委书记朱晓文介绍,该镇将能吃苦耐劳、有农村工作经验、热爱农村工作作为干部驻村的必备条件,同时要求驻村干部在春耕、防汛、农产品销售旺季、秋收冬种等时期必须24小时驻村,为百姓排忧解难。
该镇每名驻村干部都有一本《民情日记》,记载着帮扶群众名单、地址等。“有了《民情日记》,我们干部对村民的家庭信息了解于心,就能针对性地进行帮扶。”镇长安学益说。
王庄村村民王安久与邻居张同山因宅基地纠纷闹得不可开交。该村驻村干部了解这一情况后,请来镇土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给他们讲法律知识和政策等,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化解了矛盾。
在活动中。该镇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民情恳谈会,开辟“议事堂”等形式,从农民最关心的话题入手,与群众面对面进行交流,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一解决,努力把各类信访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自活动开展以来,驻村党员干部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0多起。
针对当前一部分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该镇驻村干部立足当地实际,帮助探索发展之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张店居委会驻村干部了解到该居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内种植的甘蓝有不少出现叶面枯萎现象后,立即联系县农委农技专家进行现场诊断,原来这些甘蓝得了枯萎病。当天,专家给种植户开出“药方”,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科技药方”,减少了损失。去年,该居甘蓝提前10天上市,打了时间差,卖出了好价钱,每亩平均增收500多元。
如今,该镇驻村干部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成为农民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