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金融活水“浇灌”县域经济

近年来,湖北省沙洋县积极探索和发挥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全力参与到全县经济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新兴产业、城镇化、三农、小微企业等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与服务,有力推动全县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新港崛起、泰富重工投产、玻璃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动辄几个亿的资金从何而来?沙洋县委、县政府建立了重点项目“挂旗作战”包联服务机制,制定重点项目融资计划,平台公司、银行对口帮扶,定期督办、严格结账。正是这种“保姆式”服务理念,让省级重点项目泰富重工创造了不到一年时间推动项目从开工到试产的“沙洋速度”。

“哪里有重点项目,银行贷款就投向哪里。”各家金融机构出手快、投放多。2017年,为全县17个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授信34.48亿元,仅泰富重工就获得银行贷款4.3亿元,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的金融保障。

沙洋县举办了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让一些重点企业感到非常“解渴”的,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的“行长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各金融机构主要领导入企对接,切实解决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融资难题。截至2017年底,各金融机构累计向县内145家企业授信65亿元,放款63亿元,履约率达96%。

沙洋县建立了信贷投放动态监测督导制度,实行月度通报、季度分析、年度考核,通过倒逼机制,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势头。

为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县财政出资5105万元参股湖北盛银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与多家银行携手合作,累计为全县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220笔、2.46亿元,办理委托贷款15笔、2.3亿元。沙洋农商银行设立了“沙洋农商银行小微金融服务中心”,对中小微企业提出的贷款申请优先审批、优先发放。中国人民银行沙洋县支行积极参与到创建全省普惠金融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示范区这个“大棋盘”中,先行启动普惠金融示范区创建。截至2017年末,全县创新小微企业信贷产品21个,公司类客户数量达到1862家,比年初增加209家;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47.5亿元,比年初净增5.6亿元。

创新是金融发展的灵魂。作为农业大县,沙洋县一直把化解农村金融融资难题作为首要任务,自2016年以来,先后制定出台相关文件,指导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同时,全面建成“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先后在全县建立惠农金融服务点211个、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38个、金融超市及金融网格化站点255个,县域农村现代金融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沙洋县创造性的构建了“十个一”金融扶贫模式,即一套方案、一个专班、一张地图、一套评级授信体系、一套信贷扶持档案、一系列信贷产品、一套“三通”农村金融扶贫规划、一系列宣传活动、一批金融扶贫示范窗口、一套考核机制,充分发挥金融扶贫最大作用。截至2017年末,全县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57亿元,支持和带动贫困农户2106户,惠及贫困人口6900余人。

为响应国家号召,组建了沙洋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先后组织专班赴樊城区、老河口市考察学习PPP先进经验,并运用到项目运营上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沙洋县乡镇污水处理厂被评为全国第三批PPP示范项目,成为荆门市辖区内首个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项目的县级PPP项目。同时,建立了PPP项目库,全县入库PPP项目41个,重点推进项目8个,总投资40亿元。

在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润泽下,沙洋县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金融生态得到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