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事业

庞绪军 户安乐 冯晓娜

清晨,这个城市刚刚苏醒,孙兆盈便踏上了去单位的路。

“兆盈,在家好好静养身体就行,别老惦念着工作。”面对领导和同事关切的目光,他的嘴角扬起乐观的微笑,一如平常地说:“上班的路这么近,我来瞅一眼,心里踏实。”

这一幕发生在山东泰安岱岳农商银行资产管理部经理孙兆盈做完胃癌切除手术之后不久。

半年前,孙兆盈被查出胃癌,他不得不向单位“请个假”,暂时离开了他挚爱的工作岗位。

26年的工作中,从青丝到白发,从少年到中年,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奏响了一曲不平凡的奉献之歌……

一身“闯劲儿”

履行责任担当

走近孙兆盈,始发现,这位满头银丝受人尊敬的老员工,43年的人生之路充满艰辛。

童年时期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年幼的他和爷爷、弟弟三人相依为命,生活拮据,他早早地用稚嫩的肩膀顶住了贫穷和孤独,默默地承担起爷爷的儿子和弟弟的父亲、兄长的角色,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扛起了原本不属于他的责任。

1991年5月,孙兆盈继承父亲的衣钵,进入信用社工作。“那时除了一个月回家一次看爷爷,他晚上都在守库,10平方米的屋子,就一个小木板床。借着股闯劲儿,他趁晚上时间自学业务,打算盘、练点钞,那一手好算盘就是晚上苦练出来的,十几本传票都让他翻烂了。”时任角峪信用社客户经理的任绪勤回忆说。

有志者事竟成。2001年,他自学完成济南大学财务会计学习,很快成为一名出色业务骨干,并于2002年5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2007年4月至今,他先后历任角峪信用社主任、财务会计部总经理、审计部总经理、个人贷款审批中心主任、贷后检查中心主任、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每到一地,孙兆盈敢闯敢干,脚踏实地,用业绩证明自己的责任和敬业。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2008年,担任角峪信用社主任的第二年,孙兆盈开阔思路,勇于创新,成功研发了贷款新产品——致富直通车,顺利在全区推广。“如果不是当年这笔贷款,也许我现在还在外地打工。”角峪镇先锋村村民倪木培感慨地说,当年在外地打工,离家远,一直想回来干点小生意,苦于没有资金而止步。在家偶然得知这个贷款产品后,贷款4万元,买了一辆翻斗车,靠着村里的砖厂,跑起了运输。倪木培说:“一年就挣了10万,跑了三年运输,挣得人生第一桶金。当时对贷款流程也不懂,孙主任就一遍一遍解释并主动帮我准备申请材料,鼓励我踏实创业。”

不到三年时间,角峪信用社在他的带领下,各项经营指标一跃成为全行第一,连续两年获得先进单位称号。

一身“韧劲儿”

彰显铁人精神

认识孙兆盈的人都说他为人忠厚老实,骨子里散发出一股韧劲儿。他常说自己是一只笨鸟,但只要认准目标,就会坚韧不拔,他说做好工作靠的就是内心那股执着向上、敢碰硬的韧劲儿。

2007年7月的一天,天气炎热,酷暑难当,为了摸清网点半年来各项业务情况及澄清老贷款底细,加大清收力度,他带领外勤人员顶着烈日逐户逐笔清老贷,不分昼夜地忙碌,有次中暑差点倒在工作岗位上。“那段时间将近一个半月,我们白天上班,晚上简单吃口饭就去户里摸底清收,最早回来也得晚上9点多。”任绪勤说。“别看孙主任那会年轻,坚韧、不服输是他身上的标签。”

他把盘活散小户、突破重点户、清收观望户、攻克赖债户、拔掉钉子户、管好新贷户作为角峪信用社化解贷款风险的总体思路,制定并落实清收责任制,自加清收压力,由他本人直接包点落实清收重点疑难大户,激发了全体员工的信心和决心。2007年至2008年共以货币资金形式收回不良贷款400余万元,为盘活存量不良贷款、化解风险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年,他被评为“全市十佳清收盘活能手”。

一身“钻劲儿”

勇挑工作重担

2009年,孙兆盈接过重担,担任财务会计部总经理,再次书写一段不平凡的岁月。

随着“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切换上线,繁杂的工作接踵而至。由于新系统谁也没接触过,像他这样工作十几年的老会计也得从头学起。他办公室的门都是到了凌晨才能锁上,那一幕幕仰着头滴眼药水的镜头更是刻在了每一位财务会计部员工的心里。

“孙科长太能钻研了,在他眼里就好像没有业务难题。新系统上线期间,他的办公电话都成了我的答疑热线了。”兄弟单位的一位老会计这样称赞他。

“看这三个写满密密麻麻小字的厚本子,全是他针对业务难点、疑点反复钻研,梳理总结的。还有这两本常用业务交易码手册,也是他编制的。他依据省联社的上线方案,提前做好了内部预案,确保了上线后的正常营业。正是他这股钻研劲头,为我们行的会计从业队伍树立了榜样。”一位领导这样肯定孙兆盈的工作。

新系统模拟测试的日日夜夜,他每天晚上挨个督导26家网点,总是夜里3点多最后一个离开,第二天刚刚7点又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为使网点能在上线过程中不出现任何问题,他利用晚上时间组织开展内部测试十余次。加班熬到深夜,便在借来的钢丝床上睡两三个小时。在不休不歇的工作中,他经常感觉身体困乏,却依然坚持上岗,没有丝毫懈怠。

孙兆盈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正是由于他对业务知识的“钻”,对每项工作的精益求精,使岱岳农商银行在上级第一次财务大检查中名列前茅,受到各兄弟行的赞许与办事处的表扬。

一身“倔劲儿”

固守制度大门

孙兆盈的办公桌上有一蓬文竹,青绿色的躯干,云雾状的叶子,郁郁青青,竹称为君,一青足仰。他就是这样的一位君子,身上带着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倔强精神。

2015年7月,为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提高贷款审查审批工作管理水平,促进贷款审查审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岱岳农商银行个人贷款审查审批中心应运而生。

孙兆盈再次接过重任,担任个人贷款审查审批中心主任。

2015年11月,孟某申请一笔金额高达720万元的大额按揭贷款,在审查过程中,孙兆盈发现借款人孟某并没有明确真实的购房意图,根据孟某的职业特点,挖掘出他与开发商的业务融资往来关系,正确的将这笔贷款定义为假按揭贷款。基层支行的同志硬着头皮找到孙兆盈,请求他看在信贷任务压力大的面子上网开一面。孙兆盈坚定地予以回绝:“我干的这工作就是要把好风险的关口,只要我还在这儿,谁都不能没有原则。”

孟某又找到孙兆盈相识24年的老朋友,打算请孙兆盈喝酒谈妥这笔贷款,没曾想,老朋友刚开口,孙兆盈就抛下一句:“找我也没用,我不会同意!”就要散席。老朋友红着脸喊:“你这个孙金石,可真是倔啊。”

后来的事实证实了孙兆盈的正确判断。

贷款被拒后,这笔720万元的贷款以正常抵押贷款的利率在他行申请了贷款但最后形成不良。正是孙兆盈的“倔劲儿”成功地防范了贷款风险。

2015年的年关,老何作为多年的老客户,申请贷款40万元。孙兆盈发现这笔贷款实际控制人竟然是当地一家很有名气的企业,他深入调查后发现老何不但已经有贷款,而且还有3位借款人的贷款也是他找人贷出自己使用,金额达100多万元。

他对基层说:“失去原则会把风险客户请进来。一个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的信贷员,是我们农商行信贷航向的罗盘。只有一个个罗盘把方向定位准了,我们的信贷质量才会不断提高。”后来,针对老何使用的这笔贷款他多次对基层支行提示风险,并帮助其指定清理和压缩贷款计划,最大限度地化解了潜在风险。

在他的带领下,审查审批中心试运行期间对所有个人类贷款业务进行信贷系统线上审查审批,受理业务近1万笔,否决各类风险贷款58笔,金额6300万元。

他常说,做人应该坚守内心的原则,坚守心灵深处的高贵。在发现贷款审查有漏洞时,在熟人找他办理情况不明的“半成品”时……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他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妥协”二字。他坚守着内心的金石,在历练中坚强,在简单中成长,在平凡中担当,他和许多有这样追求的人一起,托起了农商行新的未来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