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船出海再扬帆

古有丝绸之路上的阵阵驼铃,今有轰隆隆驶过的一列列火车。

石嘴山市地处宁夏北部,是西北和华北地区的主要联接点,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建立了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新材料等种类较为齐全的重型工业体系,是全区出口创汇的主要基地。2010年石嘴山市惠农区陆路口岸正式封关运行。

石嘴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李光云主任给记者介绍:“当初在惠农区建设陆港口岸主要考虑到,这里过了黄河大桥就是内蒙古自治区,覆盖着石嘴山、阿拉善、乌海、棋盘井等八大工业园区,有着充足的货物运量。每年发往天津港的货物约300万吨,主要是通过铁路为主、公路为辅的运输方式,实现惠农至天津港的点对点运输。”

但是,实际运输情况却并不乐观。惠农陆路口岸自通关以来,已发运货物十万标准箱,出口货值达80亿元,2011年达到最高发货量300042标准箱,营业收入2.11亿元。2011年的时候,在天津港面对内陆的21个无水港力,惠农的发箱量是最好的。可是到了2012年,整个经济形式下滑,铁路运价从2011年到2014年连续上升,两个标准箱比2011年多了4500元,所以从2012年下半年起,逐年亏损。

规划千般好,为何落地却这般难呢?

陆港物流公司覃宁生副总经理告诉记者,这几年来订单大幅下降,一是经济环境普遍低迷;二就是受了铁路运价的影响;三是汽运越来越方便,直达其它城市的汽运都相对铁运都要快捷;四是市场因素,在惠农区的周边,先后建立了多个物流集散中心。

眼看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的惠农区陆路口岸项目低迷不振,政府与企业都一筹莫展时,国家在2017年实施了通关一体化,这一政策的实施,无异于给铁路运输打了一剂强心针。

陆路口岸的管理一步步走上正轨,多家企业进驻,为整合市场,避免无序竞争,实行差异化发展,2017年11月围绕惠农区陆路口岸经营企业的功能,成立了宁夏陆港口岸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将原有企业承担的口岸管理运营的职能,全部交由国有公司管理和服务,其他企业专心搞好业务经营。石嘴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董万兵说:“成立宁夏陆港口岸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是为了对宁夏陆港物流公司、宁夏富海物流公司、石嘴山市然能达煤炭物流公司按照不同的功能定位,实行国有控股、分功能差异化经营的思路来发展。”

宁夏富海物流有限公司主营范围是物流,与政府引进的天津北方国际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对接天津船代、货代公司、金融服务公司来将码头业务延伸到陆路口岸。目前已经整合了青岛、黄骅、天津、曹妃甸几个主要港口的资源,建立起船代、货代关系。过去申报出口业务必须要派专人到港口办理,现在有了代理公司,可以署地验货,有代理公司代办手续,实现了企业上门服务,节省企业报关成本。

政府牵线,企业积极配合,惠农陆路口岸一别两年前萧条的景象,截至2017年11月,惠农陆港口岸共发运各类货物554.08万吨,其中:陆港公司发运35.35万吨、富海物流发运172.01万吨、惠农货运中心发运292.47万吨、然尔特铁路物流发运54.25万吨。通过银川海关惠农办事处报关1174单,货运量48.11万吨,货值16.08万美元,共发运集装箱11553箱、货重42.3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