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思 经济日报记者 王新伟
贵州省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经过50多年发展,六盘水市逐渐建立起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2013年3月,六盘水市被列为老工业基地。
近年来,六盘水市坚持把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新兴产业培育相结合,推动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占比由2010年的5%提高到2015年的18.4%,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所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32.1%上升到2016年的40.2%。
2017年,六盘水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60亿元,增长1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2.5亿元,增速2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0.27亿元,增速10.2%;高新技术产业入统企业由2016年67家增至81家。
六盘水市以煤炭资源安全绿色开采、清洁利用为重点,延长煤炭产业链,改造延伸传统煤化工产业,积极发展煤层气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促进产业延链升级。
推动电力及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以加快现有煤电机组节能改造、推进低热值煤发电和热电联产项目建设、节能减排为重点,推动电力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壮大电力装备制造业。成功举办2017贵州装备工业博览会能矿装备专场推介会,现场签约金额27.8亿元,现场达成合作协议4项,贸易额46.6亿元。
材料及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以钢铁、电解铝等为重点,做细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具有规模经济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势的材料及新材料产业集群。
培育新兴产业方面。加大企业技术研发和科研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与市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组织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多项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新技术已转化为经济效益,玄武岩纤维年产量1.5万吨,全球第一;硫酸锰一期工程单线生产3万吨,全球第一;高精铜箔等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
文化旅游和健康等服务业发展条件不断完善,市内玉舍滑雪场、梅花山滑雪场、乌蒙大草原滑雪场三大滑雪场誉满西南,六盘水正成为南方重要冰雪运动基地,凉都夏季国际马拉松成为国家金牌赛事,凉爽的气候吸引了周边地区大量人员夏季来六盘水度假、养生、养老,旅游业总收入呈井喷式增长。
大数据产业发展稳步推进。承办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六盘水分论坛暨“万物互联·智能未来—资源型城市发展新生态”物联网高峰论坛。
六盘水市突出重点补短板,着力突破基础设施瓶颈,依托六项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树立抓脱贫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决战三年、摆脱贫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万人,补齐脱贫攻坚短板。
深入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该市设立总规模400亿元的凉都“三变”扶贫产业基金的创新融资模式,以政府出资引导,社会资本积累参与的方式,通过社会化、市场化手段加快“三变”扶贫工作。六盘水市获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目前,该市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121.6万亩,整合财政资金6.62亿元,撬动村集体、农户、社会资本52.07亿元参与入股,共有39.05万户农户成为股东、带动129.03万农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