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紧扣新阶段农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管理经营模式,以园区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夯实生态富民基础,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农村美、百姓富”是近年来洛社镇聚焦农村农民物质和精神上实现双重富裕的现实目标。小桥流水、白墙黛瓦是人们对江南水乡的普遍印象,洛社镇农业产业园区打造了一个原汁原味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美丽村庄,通过产业的高度融合带来人们对农村印象的改变,激发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产业化经营,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洛社镇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实施意见(试行)》,健全了镇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加速土地流转。大力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农业标准化发展格局。
六次产业示范园由洛社镇政府发起成立,并协助尚田农业等民营企业运营管理,总体形成了政府引领、企业主导、家庭农场为经营主体的运营架构,园区规划建设面积6000亩,其中核心区1500亩,预计总投资8亿元。其中政府负责主要道路、桥梁、水利等配套设施建设,尚田等龙头企业负责具体规划运营、园区主体建设。
惠山区人民政府、江苏省农科院、尚田农业三方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第六次产业研发基地”,合作共建“尚田六次产业研究院”,产学研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做实“一产”,邀请日本、台湾的种植养殖专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主题农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做强“二产”,建设食品加工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成立生物有机肥生产工厂,解决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做活“三产”,打出特色小镇品牌,推进农旅文的融合创新。在发展新型农业园区时融整个村庄产业规划于一体,形成农业农村“吃住玩”一体融合的基本布局。
通过聘请日本、台湾的种植养殖专家指导、加强与江苏、浙江农业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培育当地新型农民,进一步提升了传统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通过建设农产品加工中心,开发果酒、果酱、蔬菜净菜等产品,深化产品生命线。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健全现代物流和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通过会员配送上门、特色农夫市集等实现时鲜果蔬的直送、直销,延伸了农业产业链。
随着农业园区的建设,农产品加工、餐饮、婚庆、民宿、文创等产业链产业得到补充,给传统的村庄带来了更多的新型岗位就业机会。通过承办各类经验交流会、农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电商集市、春夏秋冬四季特色“秀”、乡村龙虾啤酒节等展会节庆活动,还为村庄带来了时尚活力。与园区同频共振的,是农村的整体产业、村庄面貌的规划改造提升。蔬菜示范基地、村庄整治、地源热泵等建设,为乡村发展带来了项目、资金和发展的希望。省级旅游示范区、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了园区周边的整体环境,使村庄面貌提档升级,切实增强了百姓的获得感。
农业园区的发展给当地村民脸上带来的是骄傲和自豪,还有精神上的自信。如今,洛社镇许多农村有自己的《村志》,有村级形象宣传片,有村级微信公众平台,并且以管理和服务为两端不断升级优化,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