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全域旅游看宿迁

江苏宿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华夏文明之脉、江苏文明之根、楚汉文化之魂”的美誉。建市21年来,宿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旅游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宿迁而言,旅游业可谓白手起家,经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已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将旅游业作为生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进行培育壮大,大力实施“旅游+”“生态+”行动计划,旅游业发展质态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全市现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49家,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全市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等指标持续攀升,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2220.1万人次,同比增长15.3%;旅游总收入255.6亿元,同比增长18.2%。

三台山森林公园成功跻身“国家队”,成为宿迁首个国家森林公园,园中的衲田风情小镇入选省首批13家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名单;骆马湖旅游度假区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洪泽湖湿地景区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景观质量评审,洪泽湖生态旅游区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通过考核验收待批复;双沟酒文化旅游区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宿迁在全省游客满意度综合评价中得分连续6个季度超过80分,稳居“满意”档次;2017年9月,宿迁被新华网评为“2017最美中国生态、自然旅游城市”。

全景化描绘生态公园蓝图

在宿迁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宿迁市特色风情旅游景点建设实施方案》中,将生态旅游列入推进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十大重点工程来抓,计划到2020年全市建成108个特色风情旅游景点,其中A级景区不低于40个,乡村旅游区不低于40个,新业态项目不低于20个,进一步丰富江苏生态大公园内涵实质。大力打造生态度假产品,稳步推进骆马湖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指导沭阳古栗林旅游度假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实施“旅游+”行动计划,在旅游+工业方面,加快洋河梦之蓝中央酒区建设进度,推进好彩头食品、箭鹿集团、苏丝丝绸等企业争创省级工业旅游点;在旅游+文化方面,推进新盛街、项王故里三期等重点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在旅游+体育方面,依托三台山森林公园时尚体育运动基地、骆马湖水上运动基地、洪泽湖国际垂钓运动基地等载体,固化骆马湖生态四项赛、洪泽湖湿地国际垂钓邀请赛等一批国内知名体育赛事品牌。同时,开发古黄河水上游、戴场岛水上航线、大河云天自驾游房车基地、衲田花海秀场和百合堂等一批旅游新产品,迎合了旅游消费新需求。

创造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宿迁充分发挥全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优势,全面深化旅游改革。坚持政府规划引导,吸引社会主体参与项目建设,沭阳古栗林旅游度假区、新盛街、泗阳成子湖旅游度假区、洋河郑楼玫瑰小镇、宿豫“梨园湾—杉荷园”等项目先后与社会资本进行PPP模式合作建设,探索旅游项目多元投入开发新机制。将旅行社经营审批、出境旅游团队名单审核、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等事项的办事流程纳入宿迁市行政权力一张网建设,实现网上全流程办理。在全省率先在旅行社监管中使用第三方信用评价,研究出台《在市区旅行社加强信用产品推广应用的实施方案(试行)》,对市区42家旅行社进行信用评价,并在旅行社行业监管工作中,充分运用评价结果。开展骆马湖旅游度假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从根本上解决旅游市场监管中“看见管不了”和“能管看不见”的现象,推动旅游监管水平提升。

年轻态口号推介旅游品牌

瞄准年轻消费人群,本着易记难忘原则,设计了浪漫、清新的宿迁旅游新口号——“心宿宿 情迁迁”。一经推出反响热烈,全国160余家媒体发布及转载,“畅游宿迁”微信号“五一”当周综合点击率跃升至全国第九、全省第一。在巩固省内、上海、安徽、山东及河南等市场的基础上,成功开拓北京、湖北等中远程客源市场,旅游市场半径加速延伸,市场辐射半径从300公里延伸到500公里以外。继续推出“二日游”旅游团队联票,升级发行“畅游宿迁”电子旅游年卡,推出50元“霸气红包”,促进自驾和自助游散客市场发展。牵头组织重点景区参加南京国际休闲度假展、北京旅展、高雄旅展以及昆明旅博会、“水韵江苏”旅博会等旅游展会,举办沪杭宿迁旅游推介会,先后在上海、郑州、徐州、南通等7个城市启动万人游宿迁系列活动,广受游客青睐。抢抓五一、十一、寒暑假等重要节点,2017“花漾宿迁”生态休闲旅游季、2017“狂欢一夏 悦享精彩”等活动,在十一期间举办三台山衲田花海音乐会和亚洲青年微电影展,进一步集聚了人气,受到央视、乐视网、移动咪咕网、腾讯网等国内主流媒体关注直播,网络在线观看和后期点击覆盖人群超2000万人次,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畅游宿迁。

规范化服务优化游客体验

宿迁坚持“生态、精致、时尚,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细化城市管理理念,城市的生态宜居宜游度越来越高。出台《宿迁市中心城市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布局规划》,投入专项资金用于交通标识标牌改造提升。设立景区景点免费WIFI全覆盖奖补资金,引导市区11家重点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29座、第三卫生间59个,增设母婴休息室、ATM取款机等便民服务功能,得到国家旅游局高度认可。先后开发“项府家宴”“三台山鲜花宴”等特色餐饮品牌。挂牌成立市旅游咨询(集散)中心,完成“智游宿迁”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继途牛网、同程网宿迁旅游旗舰店上线后,牵手携程网推出了第3家“宿迁旅游网上旗舰店”。建立工商、旅游、公安、交通、物价、药监等部门联动执法机制,每季度开展“双随机”旅游执法检查和“一日游”“出境游”专项整治,重点打击“低价游”和超范围经营行为。将游客满意度评价考核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区的年度目标考核,将考核涉及的38项要素指标对应的整改提升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和18个市直部门和单位。借助微信微博网友见面会、宿迁电视台“政民互动”“网上宿迁·在线访谈”等活动,及时解决游客诉求,提升游客对宿迁旅游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是宿迁旅游领域的新长征,使命光荣,任重道远。立足新的起点,全市旅游行业将紧紧围绕把宿迁建成“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地位,充分发挥旅游业引擎作用,推动“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西楚文化之都、河湖体验之都、白酒品鉴之都、生态休闲之都”四大旅游名片。在精品服务、差别化体验、旅游政务环境上下功夫,把宿迁打造成为“乐游”城市,不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认同感,让“水韵江苏”版图中的这块生态宝地真正成为国内外游客“心宿情迁”之地,到了这里,就心念宿迁,心泊宿迁;到了这里,就情迁宿迁,情不自禁爱上宿迁,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