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安徽省霍邱县委、县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六安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保持定力,担当奋进,谱写了霍邱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千方百计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经济总量不断壮大,运行质量持续提高。五年来,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93.6亿元、年均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546.7亿元、年均增长11.2%;规模工业增加值378.7亿元、年均增长8.3%;财政收入97.3亿元、年均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2亿元、年均增长13.1%。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均实现翻一番以上。创建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粮食生产连续11年获得国家表彰;成功争创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获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
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创新引领发展,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不断释放。各项改革破冰前行,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农村综合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国有资产监管制度逐步完善。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累计实现境内引资495亿元、利用外资1.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3.5亿美元,引进国际、国内500强企业11家。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与省农科院、安农大、皖西学院、南京总医院等单位建立稳定产学研合作关系,创建为全国创新创业服务先进县;认定中国驰名商标3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6家;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到6家;县经济开发区获批为全国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获省政府批复设立;全县授权发明专利达到84件,被评为全省知识产权强县工作示范县。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始终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幸福美丽乡村。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获批实施。县城区累计完成投资116亿元,面积拓展到35平方公里,荣获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整乡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做法全省推广,连续三年荣获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新造林13.9万亩的同时,争创了6个省级生态乡镇和森林城镇。省产业集群乡镇和最佳旅游乡镇、特色景观名镇发展到8个。新增铁路运营里程82.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4.6公里,新建改建国省干线公路81公里、县乡公路301公里、村级道路1120公里。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9亿元,荣获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电力、通讯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连续三年荣获全省“861”行动计划先进县。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始终坚持惠民利民、共享发展,切实增进人民福祉,成功争创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四位一体”服务管理做法在全国专题会议上交流,荣获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连续三届命名为全省平安县。连续五届创建为全省双拥模范县。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98亿元,获得全市五年综合考评一等奖。城镇就业、住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顺利通过省级评估。医共体改革试点做法在全市专题会上交流。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荣获全省新农合工作先进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6.9万人,连续六年荣获全省扶贫绩效考评先进县。2016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1800元和9327元。
在刚刚开始的2018年,霍邱县将认真贯彻十九大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执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富县、生态立县、文明育县四项战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围绕一城两区一带重点实施“121”四大平台建设,持续增强县域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创新创造活力,持续增强保障引领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幸福美好霍邱奠定坚实基础。将更加注重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更加注重创新增效
着力提升发展质量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新动能加快培育、传统动能焕发生机。发展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工业支柱,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集中力量建设经济开发区新型铁基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全产业链钢铁产业基地、物流配送基地,全面建成循环化改造项目。加强长集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建成省级旅游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争创国家级旅游生态农业示范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和质量安全监管。认真实施现代服务业培育工程,全面推进“互联网+”,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打造皖西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更加注重统筹协调
着力改善城乡面貌
按照“一心三带六区”的城市空间格局,做好城市风貌、片区建设规划和智慧城市设计,加强绿色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位,争创全省文明县城,加快建设“滨水之都、皖西钢城”。高标准高起点推进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建设,两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着力打造产业鲜明、低碳循环的现代产业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小镇,建设大美霍邱。建成省道343霍邱段、城区至众兴一级公路、阜阳经霍邱至新桥机场高速公路,力争阜六铁路开通动车,江苏淮安经霍邱至河南淮滨沿淮高铁启动建设,争取早日步入高铁时代。农村公路全面畅通,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发展基础全面改善。
更加注重绿色发展
着力加强生态建设
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守生态红线,坚持绿色发展,努力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加快。认真实施新一轮治淮、绿色长廊建设等工程,加快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特色旅游文化产业,聚力把淮淠生态经济带建设成绿色发展的新高地、协调发展的新纽带、富民强县的新引擎。扎实推进林业“双增”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生态环境承载力。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土保持。加大湿地恢复治理力度。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更加注重改革开放
着力增强发展活力
继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振兴实体经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结构、补短板、促转型,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深化农业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设“金融生态县”。全面扩大开放合作,探索开展新业态、新型合作模式招商,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地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一批牵动性强、关联度高、环境友好型的重大产业项目。主动融入合肥都市圈,深入推进与合肥市结对合作。培育优势出口企业,积极创建出口品牌,鼓励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
更加注重民生共享
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化惠民富民优先理念,倾力实施好各项民生工程。促进科技创新进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社会保障能力。高位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盘活优质资源,发挥集群效应,培育名师,打造名校,逐步提高教育综合实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扶持壮大文化旅游产业。聚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落实完善生育政策。强化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改进社会管理方式,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霍邱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