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庆经济U型反转

本报讯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大庆市委副书记、市长石嘉兴接受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大庆延续企稳向好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80.5亿元、增长2.8%,绘出了一条“由快减慢、由慢变负、由负转正、由正趋稳、由稳上扬”的经济增长U型曲线。

2015年,大庆市遇到发展拐点,出现历史上首次经济负增长,2016年触底反弹、增长1.7%。石嘉兴说,大庆市加快培育“雁阵式”产业板块,努力做好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三篇大文章”。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产业项目为有效抓手,积极构建多元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稳固油气生产“压舱石”的同时,“油头化尾”产业上升为黑龙江省级战略,具有重大牵动作用的大庆石化公司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以镶嵌“大庆智造”标签的沃尔沃汽车增型上产,2017年生产整车5.3万辆,并通过中欧班列和远洋货轮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食品精深加工、特色旅游等产业加快成长,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3.9:80.9:15.2调整到现在的7.3:54.6:38.1。

石嘉兴说,大庆市突出比较优势抓供给,全力育好经济增长新动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瞄准国内有总需求增长空间、自身有鲜明供给优势的领域持续发力,打好动能转换组合拳。突出抓好大学生、科技人员、农民和油化职工队伍四类人群创新创业,2017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4万户,日均110户,特别是建好大学科技园、中科创业园等孵化平台,3年累计新注册科技型企业3246家。

大庆始终把地企关系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关系,在充分尊重油化大企业的历史性贡献和现实性贡献的基础上,抢抓国家深化国企改革窗口期,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突破,中石油集团电能公司在大庆成立,油田售电公司业务拓展到11个省份。发挥驻大庆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重点推进中科院长春分院大庆产业育成中心、哈工大环境集团等载体项目,落地转化市校合作项目27个。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对接省会城市建设提档升级三年行动,与哈尔滨市联手打造一小时经济圈,特别是与广东省惠州市开展务实对口合作,有效吸引南资北移、承接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