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有帮带 脱贫有门路

周炜 周绍辉

地处辽西山区的义县,是辽宁省扶贫开发重点县,辖内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257户,贫困人口41683人。作为县域金融主力军的义县农村信用联社,针对县域发展实际状况,把支持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将产业引领、新型主体带动、信贷投入推动作为金融扶贫工作的着力点,积极与县政府及当地人民银行协调沟通,争取政府扶贫贷款贴息和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支持,创新运用“龙头企业+贫困户+农信社”等模式,全力支持贫困户脱贫致富。

龙头企业+贫困户+农信社模式

义县农信社通过对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企业发放贷款,使企业扩大生产,逐步发展壮大,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同时企业继续扩大帮扶贫困户规模,为更多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目前,义县农信社已向大成禽业、贵如园林、晶超肥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及税源型企业投放贷款7450万元。

锦州大成禽业有限公司是集科研、生产、养殖、贸易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有稳定的客源和销售渠道。在义县农信社持续的信贷扶持下,企业盈利能力逐年增加。带动义县及周边养殖户2200多户,增加养殖户收入5500多万元,并对150户有困难的养殖户实施定向帮扶,帮助他们实现脱贫增收。

专合社(种养大户)+贫困户+农信社模式

通过多次调研,义县农信社发现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带动脱贫效果非常明显。义县农信社对有意愿带动贫困户的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给予资金支持,助其规模不断扩大,在其发展壮大的同时,吸收更多的贫困户劳动力进行生产。义县农信社支持头台、七里河等11个乡镇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从事设施农业棚菜棚果、花卉及药材种植、果树栽培及品牌改良等项目,注入信贷资金8895万元;支持民合、惠发、存仁等45家专业养殖大户,发放贷款4270万元。

头台是一个传统农业乡镇,自然条件较差,生产基础薄弱,是辽宁省农信社对口帮扶的乡镇。村民王宇生承包9栋大棚,在后期建设和维护上出现资金短缺问题,当时正值秋冬之际,大棚没有及时铺上草帘子、棉被等保暖工具,部分西红柿受到轻微冻伤。义县农信社了解到这一情况,及时运用扶贫再贷款给予他60万元贷款支持,为他解了燃眉之急。王宇生种植了西红柿、韭菜、西葫芦等多种蔬菜,并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对大棚进行灌溉,吸纳了附近20余位贫困户负责蔬菜大棚的种植及日常管理,贫困户仅靠在大棚打零工,年收入可以增加1000元以上。

光伏发电项目推进“造血式扶贫”

针对义县地区部分贫困户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收入,个人或家庭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一现状,义县农信社和扶贫开发局联合推出了光伏发电扶贫项目贷款。此类贷款的方式是向贫困户以“两权”抵押或信用的方式发放贷款3万元,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帮助购买、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发电设备产生电量直接并入国家电网,电力部门负责统一回收。同时义县扶贫开发局在义县农信社开户存入风险保障金,用以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并以4.35的年利率给予财政贴息,有效缓解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还款压力。贫困户取得的收益直接打入贫困户账户,并按计划每季度还款。本息还清后,人年均收入可达2500~3000元。光伏发电扶贫贷款目前已经投放415户、1245万元,光伏发电扶贫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户的收益问题,随着收入的增加,帮助贫困户彻底脱贫。

近两年,义县农信社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4766万元,重点发放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带动式扶贫贷款11200万元、光伏发电项目扶贫贷款1245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2321万元,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3215户、6649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