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靠投资、投资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引资是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在2017年经济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全年新引进项目148个,其中51个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04.5亿元,完成4个总投资15亿元以上项目,全部超额完成全年预定计划,分别占池州市下达年目标的109.6%、164.5%、107.7%、400%,高质量的招商引资推动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17年,贵池紧盯产业招商和产业转移趋势,组建8支驻外招商队,做实驻点招商。突出招大引强,总投资40亿元的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项目成功签约。新引进项目136个、到位资金187.5亿元,其中省外亿元以上项目45个、15亿元以上项目4个。拓宽外商投资领域,利用外资7522万美元。重点项目攻坚提速。集中攻坚重点项目建设,71个省级重点项目、91个市级重点项目、67个区本级政府性投资项目分别完成投资70亿元、100亿元、12亿元。突出重大项目建设,神山灰岩矿综合开发项目全线开工,乌沙4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产,卡尔菲特服装产业园等项目动工建设,阿李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完成土地挂牌即将开工,SCR环保综合利用等项目按期推进。
招商引资强力推进
全区经济高速发展
各招商引资项目的强力推进,直接带来了全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17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28.5亿元,增长6.6%;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亿元,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255.8亿元,增长13%;规模工业增加值74亿元,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亿元,增长10%;旅游总收入159亿元,增长13.6%。
与此同时,经济运行稳中提质,实体经济稳定向好,新增私营企业650户、个体工商户3700户……贵航特钢等两家企业上榜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冠华黄金等4家企业引进战略投资伙伴,九华山啤酒等8户困难企业实现资产重组,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区”称号。科技创新活力迸发。完善创新驱动激励政策体系,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2亿元、增长17.8%。池州高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前江工业园区申报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待批,14个创新平台稳步推进,艾可蓝“内燃机排放实验室”入选省级重点实验室,睿成微电子、力成机械产品荣膺“安徽工业精品”。发展平台转型升级。池州高新区实施企业智能化、品牌化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荣获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成功创建国家火炬池州高端数控机床特色产业基地。前江工业园区围绕水、气、渣实施循环化改造,做大循环经济,总产值突破160亿元。
瞄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实施精准招商、有效招商就是抓住了招商引资工作的“牛鼻子”,由此也直接带来了贵池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工业经济质量的提升。
贵池启动企业技改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新增规模企业34户,规模工业总量及增幅稳居全市首位。加快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汽车专用数控机床制造项目申报第二批省级重大产业工程。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4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全域旅游加速推进,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实施大健康产业“138”工程,果元小镇工业版块项目即将签约,杏花村诗意田园小镇跻身省级特色小镇名录。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成运营。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2亿美元,增长15.4%。现代农业特色初显。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三品一标”认证5个,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粮食储备库异地扩规(乌沙)项目建成使用。新增土地流转面积8万亩,订单农业达35万亩。
既请进来也走出去
留得下来发展得好
为完成年初制订的各项目标任务,拉动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从2017年8月底开始,贵池启动了重点项目建设集中攻坚行动,精心策划载体,倒排时间进度,齐心协力破解区重点招商项目、资产重组和技改项目、区本级政府性投资项目等建设难题,使能开工的早开工、能投产的早投产、能达产的早达产,从而形成新的增量,拉动经济增长,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
在集中攻坚行动中,该区实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双组长”负责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政府性投资项目、招商引资项目、技改重组项目三个集中攻坚组和宣传报道组、督查督办组、追责问责组等三个专项工作组。各工作组深入现场进行调查摸底,对重点工程项目制定推进方案,明确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建立区级负责人联系项目机制和分级调度制度,确保每个攻坚项目都明确由一名区级负责人和一个责任单位联系,实行派单销号,通过集中调度、现场调度、点对点调度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情况,确保重点项目集中攻坚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招商工作了。贵池主动作为,制定招商引资“四季活动”方案,以“请进来、走出去”方式,逐月多元化开展招商系列活动,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精彩。在元旦、春节、清明期间,利用外出人员返乡时机,开展走访座谈活动,随后相继举办“魅力杏花村”旅游招商推介会、主导产业招商推介会,签约项目28个,赴无锡、南京、杭州等地举办招商推介会,又以“请进来”的方式搭建引资桥梁,邀请江苏省钢铁服务业协会和东莞市池州商会考察团来考察。
与此同时,贵池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驻点招商、专职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等灵活招商方式各显神通:试行区级领导担任专职招商工作队第一队长制度,改变以往的招商“游击战”,推进招商“阵地战”。围绕电子信息、大健康产业和新材料以及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编制重点招商项目库,提高招商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招商工作不仅要看项目谋划了多少、签约了多少,更要看项目落地了多少、建成投产了多少,还要让客商能进得来、留得下、发展好。为了让客商能进得来、留得下、发展好,该区及时建立项目预审机制,把稳项目准入口,并做到重大项目重点调度,加大项目推进力度;还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在全市率先组建招商项目代办中心,代办中心窗口延伸至全区16个镇街、园区,实行招商项目审批服务事项全程代办、限时完成,审批服务事项也化繁为简,项目审批流程从签约到取得施工许可证简化到10个步骤,每个审批事项审批环节由5个简化到到2个,申报材料由200多份简化到36份。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再确新略高歌猛进
2018年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双重叠加任务,加快贵池发展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该区牢牢把握“站立全市潮头、走在皖江前列、争当全省上游”的发展目标定位,确定2018年贵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财政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省外亿元项目到位资金增长6.5%;旅游总收入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能耗下降率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达到市控目标。
招商引资是一个地区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为实现2018年目标,贵池将继续创新机制,主动出击,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开启经济发展“加速器”。
聚焦项目引建抓投资,更加注重产业招商。贵池将聚焦五大主导产业,绘制产业链图谱,优化招商路径图,做实专职招商、精准招商。新引进项目140个以上,其中省外亿元以上50个、5亿元以上6个。
更加注重项目攻坚。完善重点项目建设督查服务机制,推进神山灰岩矿综合开发、锂电池回收综合利用等100个重点招商项目完成投资131.6亿元,前江“三水工程”、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等93个政府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51.53亿元。80个项目列入市级技改项目库,完成技改投资90亿元。完善“PPP”项目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矿产品物料专线等项目建设。动态调整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库,争取100个项目纳入省、市规划。
更加注重优化服务。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健全重大项目办理征询反馈机制,促进政务数据整合和行政效能提升。完善“多规合一”“多证合一”、全程电子登记等改革举措,推行银行网点代办营业执照新模式,探索开展“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试点改革。落实企业家三年轮训计划,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
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全面落实“三重一创”、创新型省份建设配套政策,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加速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5家,分别实现产值140亿元、30亿元;专利申请量突破1500件。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壮大创新创业主体,新增私营企业700户、个体工商户3000户。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引进紧缺高端人才,加快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物、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业团队。
打造皖江开放高地。引导冠华黄金大宗产品进口就地报关,争创市级有色金属材料进口基地。支持鸿亮竹业创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鼓励本地企业和产品“走出去”,推动更多的“贵池制造”走向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吸引外资更多投向高新技术制造业、高附加值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招商引资作为有效投入的重要“源头活水”,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着关键的支撑作用。今年,贵池将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使项目和资金落户,取得招商引资成效,为决胜贵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66万贵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
(安徽池州市贵池区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