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矛盾是新时代发展的动力之源

中共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揭示了新时代的本质特征,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这既是事物发展的客观必然,也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广纳言集众智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今年全国两会正当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发展的,矛盾反映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始终存在于事物发展之中。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转变而来。新矛盾主要表现在历经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进入世界前列,但城乡、地区和行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转化为突出矛盾。生产力水平提高,促进社会总体消费能力显著增强,但人们不再满足于数量的消费,较低的消费品质与高增长消费需求的矛盾变得突出。经济快速发展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由发展而来的贫富差距,造成一定的社会矛盾冲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人民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安全、环境等全面发展需求中感到的差距,构成了新的矛盾关系。

矛盾伴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始终没有停止,新时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说到底,就是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均存在较明显的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不足,形成了较为突出的新的矛盾关系。在人民对美好生活内涵的定义发生变化并表达更多元、更高级需求的情况下,必须精准把握和认知这种变化的本质要求,结合新历史时期的特征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进行高度概括和深入分析,找到最根本的制约化解方法。中国共产党人代表全体人民利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同时确立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要转变的论断。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正确认识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既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根本方法。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矛盾,必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汇聚起全体人民力量共同奋斗,在新发展理念统领下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推进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加强。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矛盾,必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循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转变,从“摸着石头过河”转向做好“顶层设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眼提高人民素质,着眼改善人民生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没有对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认识,就不会有新的思想诞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直面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周密谋划化解不平衡不充分,今年两会定当为新时代新发展添智增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