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席兆平
本报讯 民营企业是社会扶贫的重要力量,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民营企业究竟能发挥多么大作用?3月6日下午三点,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首场记者会上,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给出了答复。他说,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民营企业家在参与脱贫攻坚之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在这样的形势下,全国工商联、各级工商联都积极引导、动员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行动之中,创造了很多好模式。尤其是重点抓的品牌——“万企帮万村”活动,该活动截至2017年底,有4.62万家企业参与,帮扶了5.12万个村,产业扶贫投资了527亿元,公益扶贫投入了109亿元,就业扶贫共安置就业50多万人,技能培训54万人次,带动了620万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积极脱贫。
高云龙介绍,工商联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乡村优势结合,主要方式有:一是企业支持,村里能人、大户带动;二是基地+科研单位+企业+市场销售模式;三是利用电商平台创新扶贫;四是企业定向招工,利用订单吸纳就业;五是在当地投资建产业或者搞旅游,产生效益合股分成,让贫困村每个人都有固定的收益。同时,他期望有实力有优势有担当的民营企业能够在帮助县域经济发展产生内生动力方面下大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