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伟伟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牢牢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城市能级不断提高,科技园区活力迸发,新城商圈日渐成熟,“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惠山新城已成为无锡北部一张靓丽名片,发展增速更在全市15家省级以上开发区中常年处于领跑地位。连续四年,惠山开发区位列全市快速增长先进开发区第一方阵,推动开发区实现华丽转身。从上汽大通第10000辆整车下线,到惠山万达开业,再到地铁1号线通车……惠山新城的成长历程,精彩而有诗意,简约而不简单,令人对惠山的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
项目引领 经济提速持续“涡轮增压”
惠山开发区积极顺应创新转型的发展大势,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7年,开发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4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年度目标的102.4%;完成工业总产值350亿元,同比增长27%,高于全区增幅7个百分点;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0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年度目标的120%,高于全区增幅8个百分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同比增长2.4%,高于全区平均增幅0.5%;完成工业投入53亿元,同比增长12%,高于全区平均增幅3%;完成服务业投入8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0%;完成到位注册外资2.1亿美元,同比增长15%;完成外贸进出口7.25亿美元,同比增幅5%;完成出口贸易6.09亿美元,同比增长5%。开发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不仅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而且对全区贡献份额不断提升,外资到位占全区总量的七成以上,规上工业产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投入、服务业投入、进出口总额均占全区总量的四分之一。成为惠山区名副其实的“实力担当”。
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不断创出历史新高,这尤其要归功于上汽大通、一汽锡柴、威孚力达、透平叶片、上能电气等一批投资大、技术新、带动强的项目全面达产增效,形成了“龙头企业支撑、骨干企业领军”的良好产业发展态势。
企业是开发区发展的基石。为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壮大,近几年,开发区每年以一号文件出台“暖企行动”计划,每年安排3亿元产业专项扶持基金和2亿元科技创新扶持基金,重点保障国家、省市区及开发区相关政策配套资金的落实兑现,积极为企业营造有利发展的良好气候。
项目是支撑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在继前两年引进了总投资20亿元的上汽皮卡、总投资2.3亿美元的精科汽车、总投资2亿美元的宝湾物流、总投资1亿美元的坤盛国际等一批重大项目之后,今年以来,开发区继续在重大项目招引上保持强劲势头,总投资16亿元的华瀚新能源、总投资12亿元的云内混合动力、总投资5亿元的全兴精工、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的嘉科密封件、总投资1亿元的药明康德基因载体工程生产基地,以及中信绿洲集团总部、金润汽车总部、优客工场等一批优质项目纷纷落户。此外,卡姆丹克及海润光伏双双增资5000万美元,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后劲。
群英荟萃 “创新洼地”跃升“科技高地”
“人才、技术、资本”作为开发区新兴产业发展的三要素,已对开发区新兴产业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开发区积极发挥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在旧金山硅谷合作设立的“北美创新创业中心”、与宇野网络在日本横滨设立的“日本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办事处”等机构的桥头堡作用,大力引进了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创业人才。目前,开发区拥有郑卫国、黄岚等11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王晓慧、杜福良等40名省“双创人才”,瞿研、李建飞等109名无锡市“东方硅谷领军人才”。同时,针对企业提档升级所需引进各类实用型中高级人才,开发区还特别制定出台了《关于引导、鼓励企业引进和培育人才的实施意见》,积极营造引才留才良好环境。
今年以来,无锡创新药研究院、徐建中院士工作站、周孝信院士工作站、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工作站,以及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康斯坦丁工作室均成功落户开发区。此外,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无锡健康生命研究院机构正式设立;石墨烯应用技术研发和试验检测中心平台、惠山光电公共服务平台、惠山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平台已全面投入运营,开发区全面形成了推进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的强大合力。
为了使科创型企业“轻装上阵”,去年惠山开发区成立了科技金融中心,随着无锡金投、江苏股交等50多家金融机构和基金的入驻,全省首家10亿元规模的省政府主导并购基金也已落户中心,惠山开发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截至目前,惠山科技金融中心引进的基金总规模已超百亿元,为企业提供多层次的“投、贷、保”服务。据悉,中心已累计为金润汽车、新瑞贝科技等50多家企业提供了金融支持,保障“潜力股”企业从“研发孵化-中试加速-产业化-上市”全过程都能得到高效金融服务支持。
生态宜居 无锡北中心地位初步奠定
四面环水的古庄,仿佛镶嵌在一块绿色的地毯中。村前近千亩的苗木基地里,上万棵香樟、广玉兰、桂花等树木郁郁葱葱,随风摇曳,似一道绿色屏障隔离了尘嚣。村后近600亩的生态公园里,绿树挺拔,芳草遍地。
古庄的美丽蝶变是惠山开发区深入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个缩影。5年间,惠山开发区按照现代化、生态化、精品化要求,努力打造空间结构合理、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的幸福之城。投资2亿元建成了中央公园、白屈港湿地公园等六大生态公园,为惠山新城增添一个个“绿肺”。如今,新城居民只要步行15分钟,就能抵达一个生态公园。高达40%的绿化率,100%工业、生活污水、垃圾的无害化处理,100%的集中供气供热、区域内实现“零”锅炉。这一切,令新城居民在坐拥都市繁华和便捷的同时,还能享受到天更蓝、水更清、居更佳的宜居环境。
此外,重点实施惠联热电、江苏一汽铸造节能改造提升项目,并引导惠联热电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双鸟科技建立光伏电站、威孚长安淘汰落后电机。上半年,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单位能耗同比下降25%。深化“河长制”,实现12条区级河道、31条村级河道“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并通过制定河道整治目标任务分解实施方案、调整村级河道“河长制”管理体制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加大河道综合整治力度。打通了刘仓河与堰桥港两大水系;完成了杨泗坝头浜、刘仓河、长宁五期东河等7条河道的清淤工作,总清淤量6.45万立方米。
梦想承载希望,奋斗开创未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擂响了惠山开发区新一轮发展的战鼓。开发区将以此为契机,始终把“做强产业、调优结构、创新驱动、持续发展”作为总体工作指导思想,围绕“打造千亿级开发区”的目标,牢记使命,恪尽职守,攻坚克难,奋力谱写开发区“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建设新篇章,全力争当“三优三宜”新惠山建设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