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人大湖南团的代表惊喜地发现驻地宾馆房间和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的饮用水是来自湖南大山深处的“十八洞村”山泉水。
“十八洞村”山泉水产地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为脱贫攻坚提供了行动指南。从那时起,精准扶贫工作正式提上日程。
这瓶走出大山的水就是十八洞村产业扶贫的重点项目。2017年4月27日,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填到花垣县考察扶贫工作,得知当地寨子下面有十八洞的山泉水后,走了两公里的山路去现场考察,品尝山泉水。“我发现了好水,要建一座水厂,让十八洞村有一个持久的产业,让当地村民脱贫不返贫。”同年10月8日,步步高集团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十八洞村山泉水厂正式建成投产,十八洞村集体占股15%。“山泉水的产量达到一小时1万瓶,现在订单供不应求。”手握水瓶的王填代表满脸笑意地说,“水厂每年按‘50+1’的形式给村集体分红,即每年给村集体保底分红50万元,每生产一瓶水再拿出1分钱注入村扶贫基金,实现共享发展、互利共赢。仅2017年,十八洞村集体经济的账户上就收到了501800元分红。十八洞村的山泉水,真正成为了致富水。”
这瓶走出大山的水,只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脱贫发展的缩影。
四年过去了,总书记牵挂着的深度扶贫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色种植、养殖初具规模,乡村旅游热火朝天,电商扶贫正在起步,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带动下,十八洞村不仅激活了自我“造血”功能,顺利脱贫摘帽,2017年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180元。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立在十八洞村村口的十六字,见证着这个曾经的贫困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见证着湖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新模式”和“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求带来的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