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 迎来“一行两会”新格局

本报综合报道 经过较长时间酝酿之后,新一届政府有关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于3月13日在全国两会亮相。方案显示,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延续多年的“一行三会”结构,出现重大变化。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银保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若此方案在两会上获得通过,未来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就将形成新的“一行两会”结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银保监会。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描述,新组建的中国银保监会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进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性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均划入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金融改革的过程是一个裂变的过程,从中国人民银行到四大行的组建,增加十多家股份制银行,再到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独立法人的涌现,外资银行逐步涌入。在此过程中,人民银行把管理的证券业、保险业、银行业分离出去。1992年,证监会成立;1998年,保监会成立;2003年,银监会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信用社改革试点中,中央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省级政府,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行使对信用社的金融监管职能。此后,中央陆续将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准金融组织的管理职责交由地方政府承担,逐步形成了以地方政府金融办为主、地方其他部门和行业组织共同参与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