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有慧 朱柳蓉
黝黑的脸庞,朴素的行装,这是广西凌云县下甲镇加西村二台屯敢为人先、敢拼敢闯的创业者劳保霖给人的第一印象。
“胆子大,敢闯敢干”是劳保霖众多朋友对他的评价。初中毕业后,劳保霖便开始当起了“农村经纪人”,专门倒腾八角、山茶油、中草药等凌云土特产。2005年春节,劳保霖听说附近平怀村开始种桑养蚕,他便第一个在自家土地上种上桑叶,当年他在家养蚕赚了近3万元,随后他开始带动家人和群众养蚕。如今加西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桑养蚕富裕村,2017年加西村成功脱贫摘帽。
2009年,为引进辣椒种植,劳保霖专程到南宁洽谈,在得到公司按照1.5元/斤保价回收的合同后,他回家开始动员群众种植辣椒。自己垫资为农户购买种子、地膜、化肥等农资,种植了25亩辣椒。当年辣椒价格达7元/斤,农户赚钱的同时,劳保霖也赚到20余万元。第二年,他四处流转土地,在水陆村、峰洋村、双达村和朝里乡九联村发动群众种植辣椒300亩,120余户群众户均收入2万余元,劳保霖赚到了80余万元。
2011年,他又转行了。经过调研,劳保霖开始在泗城镇旦村种植野生淮山,把自己多年积累的110万元全部砸在了野生淮山基地里。然而这次因技术问题,70亩野生淮山颗粒无收。没有资金的劳保霖一边继续管理野生淮山基地,一边继续倒腾木材、山茶油、红薯粉等土特产。
2015年春节,劳保霖再发奇想,跑到加尤镇央里村种上了百香果。他流转土地100亩,雇请央里村贫困户到基地里打工,终于再获成功,赚了50万元。
2016年,百香果基地再赚了50万元,劳保霖又把眼光转向了红薯粉。他在自家门前建起了全县第一家红薯粉加工厂,把凌云红薯粉变为工厂化生产模式,当年便生产红薯粉1万余斤,赚了8万余元。
此后,一些电商企业主动找上门,要求专门销售他的红薯粉。劳保霖便开始为原材料打上了主意。他到双达村、沙里乡那坝村和农户签订订单种植红薯100余亩。2017年,红薯粉厂生产的3万余斤红薯粉一下子销售一空,批发价达22元/斤。与此同时,不服输的劳保霖对野生淮山不死心,在沙里乡那坝村种植30亩并取得成功,亩产达2000斤。
自己带头试验示范,群众看了跟着干。无论是种桑养蚕,还是种植野生淮山、红薯、百香果,他一直在拼命干。如今他的基地遍布好几个村。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劳保霖的野生淮山和百香果基地都是清一色的贫困户在做工。每逢春节,他还给每户贫困户发放200元慰问金,还经常资助贫困学生,出资建设机耕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今年,劳保霖打算把百香果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同时扩大红薯基地达到500亩以上,采取订单模式与贫困户签订红薯保价回收合同,扩大红薯粉厂,力争产量规模达到5万斤。野生淮山也驯化种植成功,今年继续扩大规模,在沙里乡那坝村联合贫困户种植100亩。劳保霖说:“为了做好野生淮山产业,我已经在双达村开始建设凌云县野生淮山酒加工厂,计划今年10月就可以投产,利用中草药巴岩香进行酿酒,还生产野生果酒,不断延伸产业链,带动更多群众跟着我一起闯荡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