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康 记者 张伟伟
润羊花苑、罗码佳苑、条岗美丽新村……走在江苏阜宁的农村大地上,康居工程集中居住点群星密布。这是阜宁县国土资源局以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推进康居工程建设的结果。
阜宁县国土局局长丁红军告诉记者,2016年9月,阜宁县正式开展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工作。截至2017年底,共有 24529户退出宅基地,新增耕地7700多亩,争取易地调剂资金15.4亿元。康居工程启动以来,已建集中居住点98个,吸引1523人返乡就业,带动农村就业12510人。
家住阜宁县沟墩镇条岗村2组的村民何永成现在已经搬进了楼上楼下共120平方米的康居新房里,他回忆道:“我家的旧房只有58平方米,开始也待价而沽。干部上门宣传先建后搬补偿高的政策,我不信,他们就带着我参观康居点,一式的带院子两层小楼,铁门钢窗,单单马路、排水、自来水等基础配套,每平方米就得1000多元。旧房等面积置换新房,每平方米只要900元,超过部分每平方米1040元,而且拆旧房还有补偿。回家一算账,孩子们都说‘上算’,而且要选大套房,以后增值多。”
真正实现百姓康居、安居、乐居,光住得好还不够,解决村民就业问题也是康居工程的重点。在阜宁,很多康居点的周围有大棚和工厂,政府通过政策的激励,引导一些产业向康居点周围集中,让生活在这里的人,能够就近灵活就业。
因为家里要搬新房了,在无锡打工的王自强也回到了阜宁县卢蒲镇的老家。搬完家,他也打算不走了。留住王自强的不只是比以前好许多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家门口的就业环境变了。王自强说:“现在我们镇里有一个工业园区,引进了很多外地的企业,也包括一些知名企业,所以这次去找工作很顺利。我跟企业负责人谈了没到一个小时,工作就敲定了。”这次回来,王自强和爱人都在新家附近的产业园找到了工作,职位、收入和在无锡差不多,但回家就业能照顾老人,还省了很多支出。而王自强即将工作的这家企业,工人基本都来自芦蒲镇。
虽然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进展得很顺利,但是由于阜宁县空闲宅基地和零散建房户较多,目前仍然有32000余户村民等待搬迁。针对这一情况,阜宁县国土局进一步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对在县房产超市购房的,增加1万元补助。同时,提升奖补标准。对镇区,净增耕地奖补由每亩5万元调整为每亩6万元。对完成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任务超过80%的镇区,超过80%部分每亩加奖2万元;超额完成任务的,超额部分每亩再额外加奖2万元。对特殊困难群众,在享受上述奖补政策和省补政策的基础上,每户再奖补8000元,由镇区负责托底安置。
建得广厦千万间,庇护百姓俱欢颜。阜宁国土局探索实践空闲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实现了农村闲地变沃土,土地利用粗放变高效,农村旧貌换新颜,真正让休眠资产成为财富活泉。随着全县一、二期的98个集中康居点拔地而起,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的协调共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新农村建设样本正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