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庆安县要建“北方药都”

任涛 记者 吴旋

本报讯 3月10日,庆安举办了2018中国·北方(庆安)中药材产业发展大会,共享全国先进技术经验,搭建北药开发商贸洽谈平台,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富民兴企强县步伐。

黑龙江省庆安县地处寒地黑土核心区,天然无污染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中草药生长,蕴藏五味子、刺五加、人参等57科、108种野生中草药,道地药材有93种,总储量约2.4万吨。

上世纪80年代,庆安开始人工种植中草药,平贝、五味子等都有较大规模,并建立了位列全国前列的的人参栽培基地。目前,庆安县中草药种植面积9万亩;丰华鹿业合作社年产鹿茸2400多公斤。2017年,庆安被确定为黑龙江省五味子、刺五加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总面积2.2万公顷。保护区的建立充分展现了庆安在中药材发展方面的优势,也成为建设“北方药都”的金字招牌。

庆安始终坚定推进医药开发产业发展,新一届县委班子从深度开发“原字号”入手,制定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北药开发实施意见,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原则,发展中草药种植,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紧盯百亿产值的医药开发产业,扩大中草药种植面积,突出企业升级改造,推动北药开发和生物制药,延伸产业链条,加速产加销研一体化、配套化、集群化发展,推进中药材领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加工销售带动种植,以发展北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从改造升级“老字号”着力,做强做大县内6家医药加工企业,重点引进医药产业项目,壮大医药企业群体。全县医药企业共有187个品种,现已初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重点的生物医药和中草药加工产业链,年可加工中草药4000吨以上。各家药企重点药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中药加工进入快速发展期,为中草药种植提供了出口。

从培育壮大“新字号”突破,借助新上的中国供销庆安农商物流园、绥化保税物流中心暨跨境电商平台,把北药流通作为重要项目,打通了国内国际市场,提高了庆安在中药材流通领域的集聚辐射功能。

按照全力建设“北方药都”,努力实现“南有亳州、北有庆安”目标,庆安制定了《庆安县医药开发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和《2018年医药开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计划到2022年,医药产业产值实现100亿元,税收4亿元。计划建设面积为10平方公里的中药产业园;5年内引进10户医药企业,实现集群发展;谋划建设中药材交易中心,吸引周边中药材向庆安集聚;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业,利用5年时间增加到35万亩,坚决抵制滥用化肥、农药、生长剂的行为;筹建产学研一体化医药科研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多条特色旅游线路,并依托名贵道地中药材,在人参中药材种植核心区建立百药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