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金融领域该戳的“脓包”要戳

3月2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有记者提问,前阵子中国对一些保险类、金融类企业采取了强制性措施。下一步这样的做法是否会继续,以及这是否表明了中国新一轮风险点正在继续,中国是否有可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李克强回答:“我要负责任地说,中国有能力防范、也不会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因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金融运行也是稳健的。当然了,中国经济总量已达80多万亿元,银行资产有250多万亿元,你说没有点风险,那是不可能的。常言道:云多易生雨、树大常招风。但是我记得我在这里曾经说过,我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是比较高的,高于国际标准。我在这里还想说,目前我们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15%左右,这也相当于存了20多万亿的准备金,或者叫做风险准备金。”

李克强介绍,今年我国主动调低了赤字率,这是因为去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中央财政超收了2500多亿元。今年前两个月财政收入又达到两位数增长,我们对实现今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未来发展的预期是充满信心和看好的,所以未来还会努力按这个方向持续调低赤字率。当然,调低赤字率并不意味着要改变积极财政政策的取向,因为今年的财政支出超过去年财政支出,增加的量是不小的。降低赤字率既是有信心的表现,也是为应对如果国际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一些新的风险点出现而备足工具。

“当然,金融领域也有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或者规避风险的行为在兴风作浪。最近监管部门主动出手、果断处理,就是要让这些点状的风险不扩散,该戳的‘脓包’还是要戳,否则也有道德风险。而且在处理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累了经验。未来有类似的问题出现,还会坚决地处置。这次机构改革把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也是要防止规避监管的行为发生,当然,还有一个老问题就是非法集资,政府会保持打击的力度,这里我也想说一句话,投资者千万不要听信那些非法集资者编造的竹篮子也可以打一筐水的神话。”李克强说。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