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焕英 记者 陈曦
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杨店镇,驻袁庄村的第一书记殷国可是出名了。别看他驻村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却为袁庄村带来了不少福利——修通村西的路;开办培正学堂;开展关爱村里留守儿童活动;开办家政育婴师培训班;带领村民致富等。袁庄村的村民都说这个驻村书记“杠杠滴”。
殷国是汶上县教体局党委副书记,2017年4月,被组织选派作为驻袁庄村第一书记。刚到袁庄村,他被群众质疑是不是来走过场的?一个年轻人,还戴着眼镜,在村里能干啥?但殷国已经调整好了心态:别人质疑,自己不能退缩。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袁庄村干出点实事来。
说干就干。驻村后,殷国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想方设法把搁置多年、影响群众出行的袁庄村西至环乡路建设列为第一书记项目,多方协调,积极筹措资金10万元,完成了长240米、宽5米的道路建设,这给了袁庄村村民一个大大的惊喜——大家伙出行再也不用“弯弯绕”了。同时,他积极与水利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市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维护项目的立项申报,维修村里农业水利管道2000多米,更换水头70余个,水泵20余个,价值3万余元。
殷国与村两委探讨后,充分利用村委大院闲置房屋建设村级学堂——培正学堂。他负责购置图书2000余册,价值5万余元,并为学堂积极协调投影仪、电脑、音响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培正学堂这一平台,为村民传授知识和技能,开展农科知识技术培训课,让村民多学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殷国与村干部商量,将党员活动室完善成信息化学习室,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就业创业培训及农村留守儿童课业辅导、心理关爱搭建平台,实现为干部正德、为村民正行、为少年儿童正心的教育引领。组织大屯小学教师到村开展暑期自护教育,把家长会开进培正学堂。
殷国逐户了解村民家庭情况,为贫困群众建档立卡,精准掌握了贫困对象及致贫原因,明确了袁庄村村民,尤其是留守妇女,知识技能缺乏,只能靠出苦力打工,创收方式单一且收入较低的现状。心里惦记的是民情冷暖,脑袋里琢磨的是强村富民,通过一件件扎实有效的为民举措,殷国赢得了村民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他无愧于村民,对他的赞赏,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是“杠杠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