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沃重工探究农机装备智能化发展

岳雯雯

本报讯 3月12日~13日,为中国机械化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工程院李培根、罗锡文两位院士怀揣着对农机装备产业的期待、对未来产业技术进步殷切的期盼,深入国内农业装备龙头企业雷沃重工,就中国农机产业未来智能化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雷沃重工董事长、总经理王桂民,党委书记梁启荣等公司领导陪同考察,并向院士们介绍了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智能化之路。

两位院士先后到雷沃重工试验中心、样机展示区、拖拉机工厂、轮式机工厂、信息服务中心考察调研,对雷沃重工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赞许,在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以及“互联网+产业”等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两天时间里,两位院士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针对企业聚焦农机装备智能化发展需求的现状,李培根院士指出,智能制造最重要的载体是产品,要提高智能技术在产品上的应用,让作业更精准、更智能;要有开放式的思维,从产品的设计就要融入智能技术,考虑到产品维修保养的便利;从产品设计环节就要重视模块化技术的应用,降低制造成本。

作为国内农机行业的领军企业,雷沃重工积极响应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的新要求,推动产品高端化、智能化,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驰聘创新。从2010年开始,雷沃重工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3%~5%作为研发经费,累计投入超过30亿元。

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共同体建设,雷沃重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创新聚集效应,通过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创新共同体,带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受益于持续的创新投入,雷沃重工先后开展了“智能化动力换挡拖拉机、高性能大型联合收割机和大型高端智能化农机具”等一批国内空白、国际先进农机装备的研发,并实现了动力换挡等大量关键技术的突破,改变了我国高端农业装备领域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雷沃重工还围绕产业链创新服务链,在“产业+互联网”方面积极探索,持续创新业务模式,推出国内农机行业首个智慧农业解决方案——iFarming,推出“车联网”、智联云服务,构建“收割机指数”大数据分析,引领中国农机产业进入“互联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