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 3月27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官网上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注册评价规则》,正式接受境外评级机构“以境外法人主体或境内法人主体方式申请注册”,并将得到交易商协会“平等对待”,享有与境内机构“相同的注册要求和注册流程”。
这意味着,穆迪、标普和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未来可以独资公司的身份进入中国债券评级市场。
据《注册评价规则》,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可以境外法人主体或境内法人主体方式申请注册,按照平等对待原则,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与境内信用评级机构应符合相同的注册要求和注册流程。
而此前,穆迪、标普和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仅能通过与境内评级机构合资的方式“曲线”进入中国市场:穆迪与惠誉分别入股中诚信国际与联合资信,持股比例均低于50%;标准普尔则以全面战略合作的形式牵手上海新世纪。
尽管是平等对待,但由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特殊性,《注册评价规则》要求,其在注册申请环节还需提供具体材料:在所在国家或地区注册或认证的相关情况及证明文件;在所在国家或地区受到信用评级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管的相关材料;境内分支机构相关情况并说明与申请人的信息沟通机制;境内联络员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信息,联络员数量不少于2名,联络员应当为评级相关从业年限不少于3年,且在公司内部承担一定管理职责的管理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