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银行资产负债增速同比下降过半

张寿林

3月26日,银监会公布了2月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2月银行业资产负债增长速度继续下滑。其中银行业负债增长速度近年来首次降至8%以下至7.7%。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增长速度同比已下滑过半。2月商业银行总资产、总负债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7%、6.7%,2017年2月对应项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5.7%、15.9%。

增速放缓相对幅度最大的是股份制银行。2月股份制银行总资产、总负债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9%、3.3%,2017年2月对应项较上年同期增长均为14.6%,今年2月增速仅为去年的1/4左右。

对于这一数字的变化,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表示,资产明显下降主要受金融去杠杆、强监管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显著压缩同业资产、应收账款投资等非信贷资产配置,尤其是非信贷业务占比较高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受这些因素影响更为明显,因此资产增速下降更为突出。此外,随着表外转表内、非标转标有所增加,表内信贷占比上升的同时,商业银行的资本占用承压,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扩张。

2017年以来,银监会深入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着力防范化解银行业风险。

经过一年的整治,稍前银监会召开的2018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指出,银行业出现了积极变化:一是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已现端倪,在全年新增贷款12.6%的情况下,银行业总资产只增长8.7%;二是脱实向虚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商业银行同业资产负债自2010年来首次收缩,同业理财比年初净减少3.4万亿元。银行理财少增5万多亿元,通过“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少增约10万亿元。表外业务总规模增速逐月回落;三是风险合规经营意识得到加强,违法违规和监管套利大幅减少,经营行为趋于理性规范,100多家银行主动“缩表”;四是强监管严监管的态势基本形成,监管的震慑作用明显提升。

赵亚蕊指出,随着去杠杆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些因素的影响效果会逐渐明显,所以从数据上来看,2月份的数据变化更为明显。

2018年2月份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同比增长7.7%,较去年同期少增7个百分点。商业银行2月份总负债较上年同期增长6.7%,2017年2月较上年同期增长15.9%,前者比后者少增9.2个百分点。同样,股份制商业银行表现最为明显,2月其总负债较上年同期增长3.3%,2017年2月较上年同期增长14.6%。前者不足后者的1/4。

对于负债端增速下降,赵亚蕊分析,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金融去杠杆持续推进,一系列强监管政策对商业银行同业存单等同业负债产生明显影响,而股份制银行前期经营相对激进,同业类资产和负债占比较大,所以受监管政策影响更为明显;另一方面,随着货币政策由相对偏松转为中性,加之强监管政策影响,银行负债端压力明显加大,各家银行争夺存款加剧,存款分流明显,对核心负债基础较差的银行的负债端也形成一定压力。

2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8%,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6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同比增长13.5%,较上年同期3.3%高出10.2个百分点。M2—M0就是广义货币中留存于银行体系的货币,其中很大一部分体现为银行的负债,可见银行负债一年来增速大为放缓,这与银监会公布的2月数据相互印证。

这也表明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增速下滑是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不过,尽管银行业资产负债增速放缓,但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支持并未减力。2月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显示,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22.72万亿元,同比增长13.1%。

对于去杠杆和金融监管,新任央行行长易纲在此前发表的《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指出,去杠杆和金融监管逐步加强背景下银行资金运用更加规范、金融部门内部资金循环和嵌套减少。缩短资金链条也有助于降低资金成本,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