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场也有大“钱”途

明朝

江苏如东农商银行因地制宜,优化服务,重点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3月初,尽管冬天的寒意还没有完全散去,在占地200余亩的戴德华的家庭农场里,却已是春满枝头。如东万源家庭农场主戴德华正在桃园里查看新嫁接的桃树枝条。

戴德华介绍,自2016年起,他开始经营家庭农场,在如东农商银行的帮助下,主要种植桃树,目前桃树长势良好,将在今年长成。从树苗、肥料购置到现场管理、市场维护,如东农商银行凌民支行的客户经理没少上门服务。

为扶植培育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如东农商银行更多地把信贷资金投向农业农村领域,主动对接乡镇、农业园区,上门服务,了解需求,加强与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深度合作,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的提升。

如东农商银行在支持农产品种植规模化的基础上,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提升产品附加值、帮助存储流通及进出口贸易等环节,并配套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用金融支持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如东农商银行因地制宜,不断创新业务品种,设计符合农业产业特色、农业企业特点、农村客户特质的金融产品,增强产品的适配能力,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如东诚心农庄的陈新夫妇原在广州从事物流生意,2017年与朋友合伙在东陵新建南美白对虾养殖场。为了扩大规模,陈新开始考虑发展多种经营项目,“作为上海的北大门,近年来,如东的旅游业发展兴旺,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这看海景、吃海鲜。于是,我们就想开个农庄,让外地人吃到正宗的如东海鲜。”陈新说。

说干就干,农庄规划10亩,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前期的基础建设,加上养虾大棚的投入,陈新出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如东农商银行华丰支行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了解需求,提建议、出点子,用“致富贷”的信贷资金支持给陈新吃了颗“定心丸”。考虑到农庄的资金结算繁琐,华丰支行又上门营销电子银行业务,客户经理向陈新推荐手机银行、POS机等电子银行业务,实时结算,安全快捷,免去了现金归拢的烦恼。这样一来,农庄的资金往来都能通过手机完成,不用往返到银行,省时、省力、省钱。农庄正式运营以来,客人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

像诚心农庄这样在如东农商银行帮助下发展壮大的例子还有很多,该行以携手共建上海“北大门”为契机,重点推出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的信贷产品,助力当好上海的“菜篮子”,实现南北的“大融合”。

现代农业发展,关键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壮大,而这得依靠金融服务手段不断创新的支持。以推动农户经营转型为着力点,如东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家庭农场贷款,是专门面向具有一定规模,并相对稳定的家庭农场主或合伙人发放,用于满足其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等流动性资金需求及用于农田基本设施建设不足的贷款产品。

如东农商银行丰富融资担保方式,大力推广农村“两权”抵押贷款,盘活农村“沉睡资本”。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拓宽农村客户申贷渠道,提高申贷获得率。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运用,实现客户信息整理、客户营销、贷后管理、风险监测预警等系统化管理,提升金融服务深度。

如东农商银行坚守三农发展定位,优化信贷投向、创新业务品种、创新服务手段,服务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截至2017年末,该行累计发放各类现代农业经营主体2147户,贷款余额18.9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