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玉祁有传承

张伟伟

“非遗文化继往开来结硕果,优秀传统光前裕后展宏图”,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的“玉祁戏码头”多年来植根民间,每年都举办锡剧演出和交流活动,深受当地锡剧票友和市民群众的欢迎。

玉祁素有“戏码头”之称,这是由玉祁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决定的。玉祁自古便是南北水陆交通要道,早在清乾隆年间,玉祁就已成为商贾云集的江南水乡重镇,被誉为“小无锡”。而后,全国各类戏曲演员特别是京城名角到上海演出必先到玉祁登台。此时,锡剧(滩簧)已在玉祁登上百姓舞台。至清咸丰及光绪年间,玉祁的李家班、薛家班、唐家班等演艺滩簧班子相继涌现,玉祁已盛演锡剧(滩簧),民间艺人层出不穷且薪火相传,锡剧艺术成为玉祁及周边江阴、武进地区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玉祁因此成为锡剧发源地之一,时称“东有羊尖,西有玉祁”。1976年,玉祁又创办了“小红花”锡剧艺术团,即现在的惠山区红花锡剧团。上世纪90年代初,玉祁戏曲协会成立。1992年玉祁被评为“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1995年被无锡市文化局命名为“锡剧之乡”,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

自2013年4月13日戏码头正式恢复以来,已连续举办多场锡剧票友演唱会和锡剧名家流派演唱会,还将戏码头演唱会列为每年“三月三”凤阜民俗文化节的重要内容,且一年四季月月有演出,周周有活动,真正成为省、市、区、街道各级领导关心群众生活的联络站、锡剧名家名票的大舞台和锡剧艺术的传承基地。

作为玉祁土生土长的民营剧团,红花锡剧团是锡剧园地中的一朵奇葩。该剧团始创于1976年,已有40余年历史。尽管经历了锡剧艺术的兴衰起落和风风雨雨,但这个剧团仍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这其中除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与扶持,还有吴俊义、张建军等一批锡剧艺术的热爱者几十年如一日的执著坚守。特别是近十年来,他们在江苏省锡剧团、无锡市锡剧团的支持下,创排了《命运》《人生》等多部大型现代锡剧。这些剧作主题鲜明,题材紧扣时代脉搏,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贴近现实生活,表演接地气,因而深受群众喜爱,每部戏都要在无锡及周边地区巡演数十场,且场场爆满,涌现出钱伟、倪晓芳、殷玉婷等一批优秀演员。而一年一度的玉祁戏码头,也成为这些本土演员与外埠同行同台献艺、切磋技艺的大舞台。群星璀璨的戏码头,不仅彰显了玉祁文化建设的新亮点、新品牌,而且赋予锡剧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新的活力,重新焕发青春,并越开越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