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萱 詹国兵 记者 黄长秋
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井窠村新天地花木合作社,含苞待放的百合花被收割下来,经过捆扎、打包,统一冠以“延平百合”的地理商标装箱,发往全国各地。王台镇越来越多的村民已经通过种百合花,走出了一条花香弥漫的致富路。
延平区发展百合花产业已有30多年历史。1983年,茫荡镇宝珠村村民挥锄种下全区第一颗百合花种球,逐步摸索出百合花的种植规律。由于利润高、效益好,花期结束还可与其他作物轮种,延平农民开始跟种百合花。
但延平百合存在品种结构单一、种球依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市场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为此延平区引进拥有丰富种球进口、销售经验的花卉公司,筛选出近百种适宜延平种植的百合花品种,从进货渠道上保障了种球的种类和质量。目前,延平区百合总种植面积约8500亩,产值4亿元,成为全国第三大百合鲜切花产区。
王台镇是延平区的百合重镇。早年,大部分人选择外出打工挣钱,只有少数人留在村里,种些烟叶、竹荪,品种单一,利润微薄,种植百合花为王台镇注入了新活力。新天地花木合作社看准了区位优势,落户井窠村,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运作,为花农提供技术支持、种球供应和销售平台,带动农户1878人,种植百合花2470亩。
鲜切百合花对物流运输有较高要求,在王台镇高速连接口,占地70亩的百合花交通运输站和冷链物流中心即将动工建设。王台镇规划百合种植用地1.5万亩,全镇将统一以百合为主题,通过9村联动,打造3个重点区块。如今,王台镇种植百合6500亩,占全区种植面积近八成。
2017年12月,延平王台百合小镇被正式列为福建省第二批特色小镇,成为延平打响百合花特色牌的第二步。新天地花木合作社副总经理吴国防说:“目前,百合花种球依靠荷兰进口,成本极高。”百合小镇将重点攻克百合产业发展难题,注重农业人才引进,将加强与福建省农科院和三明农科院花卉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设立种球研发中心,解决种球成本问题。
百合花的种植不仅带动一产,还带动了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王台镇是林业重镇,森林覆盖率达79%,总面积21万亩的溪后村杉木林,有“绿色金库”之称。此外,还拥有闽越王筑台之地“越王台”“王台谈判”旧址八角楼等一大批民俗文化遗产和红色遗址。百合特色小镇的创建,成为王台镇发展的新契机。
延平区委书记何明星说:“特色小镇的创建,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王台镇的自然资源禀赋,除了打造百合花产学研中心,还将打造百合学院、农业生态示范区,将具备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研学旅行等功能。将以5A景区标准来定位王台百合特色小镇,打造集花卉观赏、花卉知识普及、设施农业、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现代林业、现代旅游业。”在他看来,王台百合特色小镇是延平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一块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