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之乡”走上“智造之路”

邓星照 刘昭云 记者 谢瑶

在湖南省邵东县东方神鹰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上,半成品整齐高效地在各道工序上流转。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方东说:“一个熟练工人一天只能加工2000把工具钳,如今用机器每天可加工14000把,且产品质量更好更稳定。”2017年,该公司总产值1.28亿元,同比增长54.2%,生产效率提高35%,并荣获中国品牌榜五金工具行业“领导品牌奖”和“中国民族品牌卓越贡献企业”。

在邵东,像东方神鹰这样通过“智能化变装”实现改造升级的企业还有上百家。由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转向注重结构,邵东走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智造之路”。

邵东位于湖南省中部,是邵阳市东大门,素有“百工之乡”“商贸之城”等美誉,拥有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打火机和箱包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等区域名片。

传统产业是邵东民营经济的根基,也是富民之源。近年来,该县着力打造创新引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邵东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发展实体经济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助力招商引资,并设立产业引导基金20亿元,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金10亿元,创投基金4亿元,实行股东式服务,全程代办帮扶,为企业和行业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目前,已吸引27家高新企业落户邵东。

邵东在湖南省县级层面率先组建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聚集国内外龙头企业和知名高校优势资源开展培训,积极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3D打印模具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当地五金、箱包、打火机等传统产业往智能化方向发展,用科技创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该院已服务邵东本土企业超过30家,协助企业开展技术专利研发50多项,开发新产品和智能装备10余个。

依托智能制造研究院,建立工业数据中心,邵东今年将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还将培育智能制造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现代商贸业,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聚集一批百亿产业群。

借助科技的力量,通过机器换人等多种方式,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变身“智造企业”,技术革新带来的红利开始凸显。2017年,该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家,居湖南省首位,投资项目入库125个,进出口总额6.79亿美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1.6亿元。其中,打火机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书包占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中药材产销量居全国前列。在去年湖南新型工业化和科技创新指标排名中,该县有6项指标居全省第一,连续第6年获评湖南新型工业化工作先进县、湖南科技创新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