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华 记者 张伟伟
在江苏省新沂市合沟镇郇楼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的草莓种植大棚内,种植大户吴传体正在忙着给前来采摘草莓的市民装盒。他说:“现在正是草莓销售旺季,每天都有人来采摘,每斤价格能达到10元以上。另外,每天早上还要给附近的多家超市送货。”
种了40多亩草莓的吴传体是目前郇楼村最大的草莓种植户,每亩收益达到1万余元。以前他在邳州是个体户,2016年郇楼村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他看到这里农业生产基础配套条件好,就到这里流转土地种起了草莓。在郇楼村,还有很人种植草莓,该村目前发展大棚种植达到500多亩。
在新沂,和吴传体一样受益于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种植户现在越来越多。时集、阿湖、高流等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当地农民积极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经济作物,过去靠天收成的中低产田,变成了致富的“聚宝盆”。
这得益于,新沂市近年来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尤其抓住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项目建设的契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相结合,积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成果。新沂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的投入,建设水泥路、防渗渠等配套工程,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的农业生产格局,全力为农业生产“强筋壮骨”,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