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帆 陈海林 记者 黄长秋
指着位于南芦线上的石拱桥,福建省南靖县南坑镇葛竹村村主任赖国文说:“2015年完工时,村民给起的名字就叫连心桥,寓意政府与百姓心连心一家亲。”在这座连心桥建成以前,村民要去县城,得趟水过河,许多经销商都不愿到村里收购茶叶。
近年来,南靖先后投资5920万元,对县道南芦线进行多次路面改造提升,建成宽6.5米的,长29.6公里的乡村公路,实现了双车道通行。并投入1200多万元对该公路临水临崖路段增设护栏,完善安全设施。目前,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中,南靖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共投入3.28亿元,建设村通自然村农村公路约797.5公里,不仅让当地产业走出去,还吸引外地优势资源走进来。
南靖高竹金观音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赖玉春说:“以前因为交通不便,人人都想去外面打工。”十多年前,这条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到县城需要花费三个多小时。崎岖的山路导致茶叶、蔬菜等农作物在运输过程中损伤很大,交通是制约葛竹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从南靖县城到葛竹村只需一个小时的车程,农产品能够快速运输到各地。2017年,政府还帮当地茶农修建到茶山4.5米宽的水泥路,大大方便了货物运输。赖玉春整合当地资源,成立南靖县高竹金观音茶叶专业合作社,并与多家电商合作,通过南芦线把茶叶销售到全国各地。2017年,该合作社的茶叶年销售总量达到1000多万斤,年销售金额超过1亿元。“南芦线”为南坑镇葛竹、金竹、高港三个村的上千户合作社成员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样位于南芦线沿线的新罗村有着罗山寺、翠林楼等旅游资源,有着原生态的魅力和纯朴的文化内涵。然而,原先的新罗村路窄房旧,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布局,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借助位于南芦线沿线这一优势,新罗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环村道路,举办环村清新跑比赛,发展特色旅游。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同时,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村子越来越热闹了,不少村民也办起了农家乐。村口开饭庄的赖木玲说:“一天能有400多个客人过来吃饭呐。”
游客到乡村赏花、吃饭、泡茶,顺便再带点茶叶回家,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带动村里产业升级,促进了乡村旅游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