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超 记者 陈曦
山东省汶上县白石镇近年来以创建省级文明县为契机,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建设,实现了村庄的美丽“蝶变”。如今,一个个村民富裕、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在汶上涌现,村民的休闲娱乐生活丰富了,文明素质水平大幅提升了,乡村文明之花遍地开放。
走进白石镇夏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粉饰一新的砖瓦墙壁、平整宽阔的文化广场、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一墙一幅画,一画一风景,让人目不暇接。由于“坐拥”优美舒适的环境、和谐文明的乡风等特点,夏村被赞为“田园式村庄”。
夏村不仅环境优美,文化氛围也十分浓厚。近年来,该村先后投资近200万元建设了昙山文化风景区、文化大院,图书馆、徽派建筑群、百合园摄影基地等一应俱全。夏村文体活动也非常丰富,不仅有文艺宣传队,还有秧歌队、广腰鼓队、广场舞队等。同时,村里还涌现出众多民间艺术带头人。年过七旬的孙克岐主动向身边的人传授根雕技术,并无偿当起夏村小学的课外辅导老师,用实际行动弘扬民间艺术、现代文明;民间艺人李兰花的虎头枕头被评为济宁市非物资文化遗产。此外,为了弘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该村每年重阳节都组织群众文艺演出活动,为老人们准备礼品,不仅为村民带来文化大餐,也加深了村民之间的感情。文化富民,生态也要富民,下一步,夏村将继续加大村庄美化等方面的投入,栽植花木植被,让夏村真正做到“山上果香、村北茶香、村南花香、村内饭香”。
白石镇寨子村是20多年的文明村,该村注重四德建设,弘扬孝道美德。村里建有老年幸福房,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居住,孤寡独居老人们可以在这里居住直到去世。寨子村年收入达110多万元,村内土地已全部流转,每位村民每年都能领取地租。村支书王曰恒介绍,近年来,寨子村村委会通过设置善德义举四德榜等形式,由村民民主投票选举“孝德”“爱德”“诚德”标兵,以榜样力量传递文明正能量,村风、民风越来越好,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社区”“全国无邪教示范基地”。如今,寨子村建有四德广场、二十四孝文化走廊、老年人活动中心、妇女儿童乐园、文体活动室、阅览室、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无邪教示范基地等,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白石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美丽乡村村庄连片工程,全面实施“户户通”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推行村庄“精细化管理”,依托市场化管理,引导村民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在所有村居成立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修订村规民约,倡树厚养薄葬,发挥乡贤能人作用,让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成为引领乡风文明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此外,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白石镇不断丰富文化载体,提升思想道德建设。如扎实推进“四德工程”,选树四德榜样,推荐济宁好人、汶上好人24名;利用儒家讲堂平台,定期开展传统文化宣讲活动;每年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节,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下一步,白石镇将继续抓好镇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各村文化大院建设,进一步提高标准,配齐设备,依托书法、腰鼓、棋牌等文化社团组织开展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同时,抓好农村道路绿化、硬化、亮化、美化、净化,打造宜居生活环境,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引导树立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