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华
据《新华每日电讯》2018年3月30日报道:“全国生猪均价又跌至近4年最低,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诸城养殖户一头猪亏260多元……”。当前,猪价下跌,养猪户处在艰难时期。农民大力发展养猪业,不仅能增加收入,还有利于改善城镇居民饮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基层农村金融机构应从当地实际出发,优化信贷投向,积极支持农户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养猪。
一要加大信贷支农力度,降低养殖户成本。为实现生猪产业化经营,农村金融机构应把支持农村养猪业作为一个重点项目,给予大力扶持。要坚持贷款投放与风险防范并重的原则,立足生猪行业实际需求,增加信贷资金对养殖业的扶持,对养殖户的贷款利率给予优惠政策,切实降低养殖成本,减轻养殖户的负担。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应协助养殖户经营管理,帮助其在养殖过程中实现科学饲养、定期防疫,以生态养殖提高效益,促进养殖户增收及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要加大政策引导,鼓励养殖户适度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养殖质量。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生猪养殖的政策扶持和补贴力度,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针对目前猪肉价格大起大落给养殖户带来的风险,应建立财税激励和补贴优惠机制,避免造成生猪市场的大幅波动。
三要建立农户家畜饲养保险制度。要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户家畜保险,为家畜养殖提供保障,分散养殖风险,减少损失,增强农户家畜养殖信心,提高农户积极性,稳定生猪存栏量,避免陷入“肉贵伤市场、猪贱伤农民”的怪圈,促进农户养猪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