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海州区 “法律诊所”开到家门口

王雅萱 王一平 记者 张伟伟

本报讯 随着基层矛盾愈发复杂化,原来的邻里纠纷已逐渐升级到各类涉及专业法律知识的债务纠纷、财产纠纷、医疗纠纷等,村(社区)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专业法律知识,常碰到难以解决的专业程度较高的矛盾纠纷和群众咨询。为统筹城乡法律服务均衡发展,201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启动了村(社区)“法律诊所全覆盖”工程,并在星化社区、站北社区、江浦村等5个村社先行试点,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今年该区又在28个村(社区)设立了“法律诊所”,争取今年底前,“法律诊所”在海州区187个村(社区)实现全覆盖。

为确保“法律诊所”制度化、规范化,该区出台了《海州区村(社区)法律诊所工作指南》,按照“12345”明确了村(社区)“法律诊所”的功能设置、平台建设、岗位设置与人员、服务范围与方式、制度建设与台账设立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并从律师、法律顾问、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队伍中选聘142人,在所属各村(社区)“法律诊所”坐诊,常年提供基层矛盾化解、法律咨询服务、困难群众无偿法律援助、法制宣传教育等免费法律服务。

针对基层的复杂现状和民众需求多样化的特点,海州区结合区情实际,相继推出了“接诊”“出诊”“会诊”“义诊”“网诊”五诊服务。一般问题在“法律诊所”由值班律师现场“接诊”,提供法律咨询服务;针对个别出行困难又亟待解决问题的群众和需要查看现场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出诊”开展“送法上门”;针对重大疑难案件,协调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法律专家、政法各部门相关人员“会诊”,给出专业解答。

“法律诊所”的设立,有效解决了大量涉法涉诉问题,截至目前,“法律诊所”的“医生”累计参与民间纠纷调解85件、305人次,指导矛盾纠纷化解11325起,接待咨询14200人次,提供法律意见456件,帮助140名困难群众获得法律援助。在此基础上,海州区还通过“猴娃说法”微信平台,推出“网诊”服务,安排律师线上“坐诊”,居民在家动动手指就能咨询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