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咏任
广西农村信用社将农村作为普惠金融主战场,坚守支农第一线。去年,全区农信系统涉农贷款余额385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79亿元。授信贫困户超100万户,扶贫小额信贷超过200亿元。广西农信以占全区22%左右的存款资金,发放了全区银行业99%以上的扶贫小额贷款、64.12%的农户贷款、近50%的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60%以上的扶贫龙头企业贷款,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金融支撑。
聚焦主业 坚持三农定位
对于自治区及各级政府统筹推进的重大(重点)项目、“一带一路”“四个一百”项目(企业),广西农信积极营销、主动对接,通过单列信贷计划和方案,落实尽职免责、无还本续贷、融资税收优惠等政策,积极推广银税互动、惠企贷等金融产品,有效支持小微企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区银行业的46.21%。
结合全区农业产业化“339”工程建设以及地区产业特色,广西农信重点支持蔗糖、酒精、淀粉、桑蚕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和深加工,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截至去年底,糖业、林业贷款余额达485亿元。通过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了更多农户开展特色种养、订单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收入。
按照国家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广西农信精准对接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金融服务需求,截至去年底,广西农信贫困户贷款48.23万户,贷款余额225.7亿元。此外,扎实推进“党旗领航·电商扶贫”工作,通过广西农信利农商城及合作渠道销售商品6643万元,直接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330户,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3.5万笔,帮助贫困群众增收800多万元。
强化服务 提升惠农水平
在创新融资方式上,广西农信优化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辖属象州、合山、金秀、宾阳、灵川、忻城6家机构最高授信额度提高到10万元。积极探索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等农村抵押贷款业务;推出库区移民权利质押贷款——“安心贷”、党员信贷,以及“金香蕉”“金芒果”“边民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去年,广西农信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8.55亿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余额906万元。
以营业网点为依托,自助设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桂盛通为手段,广西农信实现24小时全天候服务,构建了全覆盖金融服务渠道体系。目前,广西农信共设营业网点2380个,在农村地区(县、乡镇、村)布设营业网点2043个。截至去年末,广西农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客户达522万户;设立全区金融便民点13625个,其中金融综合服务站1825个,POS自主收单商户65629户,累计布放ATM、CRS、BSM等各类自助设备8384台。
同时,广西农信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贫困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等群体的作用,积极推进“农金村办”模式,创建“三农金融服务室”6070个,聘请农村金融辅导员6412名,服务便利性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减费让利 释放惠农红利
减费是广西农信让利于民的一项重要举措。严守金融服务收费“四公开”原则,推出免费服务项目67项。通过优惠贷款利率,降低了农户和小微企业借贷成本。
对库区移民生产生活贷款,广西农信执行基准利率下浮10%,贫困户购(建)房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下浮20%,贫困户子女上学、治病医疗、扶贫开发、计生诚信户等扶贫济困的农户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一般农户经营性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在10%~20%之间。上述几项每年可为农户减少利息支出约10亿元。
在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继续实行银行服务收费同城化,推出桂盛卡全球ATM取款免费等17项惠民政策,每年让利社会3亿多元。为全区近1100万户农户免费开立近40个项目的各种惠农补贴账户,切实将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