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牛新建
今年三十五岁的杜桂英,出生在甘肃省陇南武都区玉皇乡一个贫困家庭,深知农民的苦和累,在创业打拼多年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她毅然返回家乡,怀着一腔热情,结合乡情及自身优势,想办法、找出路,以帮扶贫困户脱贫为目的,从贫困户最关心、最关注、最根本的问题入手,一心一意为贫困户谋发展、办实事。
贫困户们贫苦的生活,杜桂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经常拉一些大米、面粉、油等日用品帮助贫困户,然而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她意识到只有形成一种规范的模式才能更好地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为此,她在玉皇乡院子湾村投资,于2014年4月成立了陇南市武都区康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初期,注册成员只有5人。杜桂英和合作社成员一起说服了院子湾村30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其中贫困户10户。杜桂英个人投资8万余元为合作社成员提供黄芪等中药材的药籽药苗,并签订合同以高于市场价6%~10%的价格优先收购社员种植的药材。这既改善了村里种植单一的情况,又解决了产品的销售问题。成果很喜人,在黄芪收获时,合作社成员增收了600~900元,其中有3户贫困户脱贫,这不仅让合作社成员看到了希望,也让杜桂英更有信心和动力。
2015年,杜桂英在汉王镇甘家沟村租用土地6亩,投资50余万元,建设了药材加工厂和仓库,用以收购花椒、花椒籽、当归、黄芪等中药材。同时,承建电商扶贫院子湾村村级服务站,开设了阿里巴巴1688大宗货物批发网店,采取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电商的模式,致力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并承担带贫义务,让贫困户在家门口赚工资。康瑞合作社还提供了收购、货运、仓储、加工、检验、包装等新的就业岗位,优先雇用贫困户家庭成员,经过培训培养了一批长期固定就业人员和季节性临时务工人员,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同年,合作社的成员辐射到玉皇乡的院子湾村、大山村、杨湾村、杜家村4个村,其中贫困户42户,种植当归、黄芪等中药材260余亩,通过线下和1688网店线上的销售,合作社成员户均增收在900元以上。
杜桂英以“诚信为本、质量第一”为经营理念,让合作社向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的模式发展。2016年,杜桂英收购了土蜂蜜、花椒、当归、黄芪等在1688网店售卖,全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年底她又在院子湾村艾山社成立了陇福缘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山区生态黑土猪养殖,为有能力喂养土猪的合作社成员提供一部份猪崽让其在自家喂养,后期统一收购销售,另一部份放在山上的养殖基地散养。同时,大量收购当归、黄芪等各种中药材不可利用的部分,晒干粉碎加工喂养土猪,不仅避免了农户随意燃烧污染环境,也养成了自己特有的黑土猪,还降低了喂养的成本。
2017年,1688网店的全年销售额达到了1300万元,对接帮扶的142户贫困户实现了每户人均增收1050元。在帮助贫困户脱贫的电商扶贫事业中,杜桂英个人也得到了快速成长。作为一名女同志、一名人大代表,她用自己的行动履行着人大代表的职责,始终为困难群众着想,依托地方党委、政府,紧密联系群众,引导群众利用现有的资源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增强贫困户致富创业奔小康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