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 同质 同效

近年来,安徽省宁国市社保就业服务体系发生了大的变革,集中在社保、就业、人事人才和劳动关系四方面,推进社保服务体系标准化、运行手段信息化、经办模式一体化,实现人社公共服务同城、同质和同效。

人社业务上每个服务小细节,都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宁国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提升服务水平首先要划好服务标尺。”

在最基本、最基础的地方最需“定标”,卡准服务标尺,立好服务标杆。人社系统各级政策、各个平台、各种流程、各类服务,甚至各项制度,哪怕是一页就业登记表,都将实现“标准配置”,让服务对象事前所见规范、事中用着放心、事后评价最好。

在具体服务事项上,宁国市人社局吃透国家人社政策文件,规范人社服务行为,让服务对象看得见、摸得着;统一市、乡、村三级服务流程,让服务对象受益于程序公正、机会均等;通过网络、LED显示屏、手机APP等媒介,让服务对象办事不犯难、不求人;制定电子签章,告别签字制度,让服务对象不再等来等去、跑来跑去。无论是城乡和区域,无论哪个群体,无论办什么业务,市、乡、村服务标准都一样。

此外,装点好服务场所,人社系统的服务大厅,一律配备整齐的电子大屏、滚动显示屏、排队叫号机、自助服务终端、服务评价器,实现便民利民最大化。

“我们大力推广普及社保卡,持卡率明显上升。”宁国市社保局长夏南青介绍,“今后以社保卡、手机APP和自助服务终端为载体,推进信息化建设普惠均衡。”

目前,宁国市已累计制发27万张社保卡,账户激活率100%。为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到年底社保卡功能将拓展到40余项,不仅可以二维码支付,社保服务、医疗服务和社会服务还将实现“一卡通”,社保卡将成为居民名副其实的“第二身份证”。

除社保卡外,该市“智慧人社”系统正在全面启用,陆续推出网上服务、政务微信、手机APP、社区自助服务终端,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人社服务场所、银行网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员都能享受到“互联网+人社服务”“刷卡之间”,业务办结。

前几年,乡村居民办理业务,来回奔波好几趟。如今,“互联网+”建设让人社领域“全市通办”变成现实。

推行“全市通办”,一方面得益于宁国市有19个基层人社所,103个村级服务保障平台,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宁国在推进“互联网+”的同时,加大推进信息化服务力度,打破区域限制,推进市、乡、村三级经办联通;打破业务壁垒,推进就业、社保、劳动关系、人事人才四大业务板块联通,逐步实现区域一体化、业务一体化和经办一体化,实现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异地领取待遇,实现就业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登记、劳动用工备案协同共享。

2018年,该市将借助互联网、云计算、4G无线技术,畅通大厅服务、网上服务、自助服务、移动服务、电话服务,搭建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借助服务大厅综合柜员制,实现为民服务互联互通、共享共建;做好市级平台,上接省市,下联乡村,让五级公共服务体系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