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我的母校吉林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东方马德里”之称的吉林省四平市,那个历经了解放战争四次重要战役的小城。母校并不是很大,但规划方正,设计精致,干净整洁。每个季节都有她不同的韵味,春天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夏天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秋天五彩斑斓,果实累累;冬天玉树琼花,银装素裹。而当年只缘身在其中的我们,忙着追赶,忙着超越,却忽略了这身边最美好的景色。现在回想起来,原来她是如此的醉人。

我热爱我的大学,不只是因她的景色之美,还因她教给了我学习的态度,赋予了我生存的本领。虽然经常抱怨个别老师讲的课程很无聊,但我很少翘课,并且每次都坐在教室的第一排。或许偶尔打打瞌睡,或许时不时翻翻手机,但这些小插曲却并不影响一个好学生的形象。大学里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慢慢养成我们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还清晰地记得,我们寝室三人每天清晨都会跑到操场上迎着朝阳大声诵读英语文章;每个晚上都会伴着繁星从图书馆回到宿舍,然后又挑灯夜读备战考研。学习的日子虽有些清苦,但这些努力却转化成为如今生活和工作的资本。

我感恩我的大学,不只是因她教给我专业知识,还因她改变了我的性格,赠予了我无形的财富。大学是个自由开放,展现青春活力的地方,而刚上大学那会儿,我是个腼腆害羞,内向自卑的男生,不管是课堂分享,还是活动展示,我总是躲在最后面,从不爱抛头露面。看着同学们活跃在各种活动现场的风光身影,让我更加茫然不知所措。难道这就是我的大学吗?消沉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鼓起勇气,不管擅不擅长,我都会抓住各种展示自我的机会。于是演讲、朗诵、表演的舞台上经常出现我的身影。慢慢地,我的内心开始变得强大自信,性格也更加开朗乐观。这段难忘的经历,也为我后来在职场上崭露头角储存了充足的能量。

前段时间,偶然有机会回到母校。闲庭信步地游荡在久违的校园里,图书馆前的孔子像依然矗立在那里,静默地注视着一波又一波求知的学子;道园里的名湖依然波光粼粼,见证着那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然而,我的心里却有种莫名的失落,校门口的那两棵“同心树”因得了病害已经被砍伐,再也不能见证青涩的爱情;2006级新闻班的67个兄弟姐妹散落全国各地,再也看不到他们可爱的笑脸;那段美好的青葱岁月已经渐行渐远,只能在记忆中慢慢品尝,只愿余味永不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