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6日,《长沙市关于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正式出台。《细则》是4月3日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三部委联合下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后,全国第一个响应出台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
早在两年前,长沙已着眼长远,提前布局。目前,长沙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长沙的智能系统测试区已经建成并成熟,首期总投资约20亿元,将于6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该市还引进了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京东无人车等重磅级项目,同时正与一汽、百度等公司合作开展智能驾驶测试业务,致力于在无人驾驶领域抢占一席之地,长沙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有望步入发展快车道。
新出台的《政策》描绘了哪些蓝图?记者梳理发现,共有五条核心内容,包括人才、企业、产业园、示范试点项目和关键核心技术。
长沙将着力引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关键、紧缺技术人才团队,对该市产业发展有重大贡献、能带来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最高可给予1亿元项目支持;将着力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招大引强,研发、生产、制造、服务等资本性支出不低于1亿元的企业或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人工智能企业总部入驻长沙后,在按约定完成投资进度前提下,最高给予实际完成投资额10%的奖励,单户本项累计补助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在长沙高新区、雨花经开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打造3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园区,由园区制定相关政策,对入驻基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企业给予5年租金减免,每年根据企业孵化情况市财政给予基地500万~1000万元资金补助;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在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领域提供相关应用服务,每年公开择优评定10~20个应用示范试点项目,给予技术、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不超过应用示范项目人工智能软件及设备实际总投入30%的奖励,最高200万元;将着力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支持。
在人工智能领域,智能驾驶是关注度最高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之一。此次,长沙在国家三部委发布规范后率先在地级市中出台实施细则,有效指导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抢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发展先机。“此次长沙市出台的实施细则,更好地契合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现状,将有效助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长沙市经信委主任黄滔介绍,《细则》在符合现行有效政策、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长沙现有产业链资源,又兼顾本市智能驾驶汽车行业重点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了一个内容相对完整、可操性强、具有后续扩展性的智能驾驶道路测试暂行规范,将有力助推长沙成为全国智能驾驶测试、检测检验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