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6日,记者从广西防城港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防城港市不断创新打击走私工作机制,通过构建大协同多锁链反走私综合防控体系,形成打击走私“防城港模式”,实现多项全国首创。
2016年以来,该市共查获走私贩私案件5800多起,货值约7亿元;抓获走私嫌疑人4000多人,查扣走私运输车辆11000多辆,船舶250多(艘);共刑事立案210起,重点侦办大案要案32起,打掉走私团伙70多个,逮捕、判刑158人。该市公安机关侦办的“1.17”走私香烟案,涉案金额高达6.38亿元人民币,为公安部督办的特大非法经营香烟案。
防城港市在全国首先推行边境打私段长负责制,将边境一线分成若干个管段,实行反走私联合管控段长负责制度。该模式统筹整合海关、公安、边防和海警四方力量,建立“4方24小时值守”模式,并抽调警力近500人,在北仑河一线设立13个执勤点,开展协同联合执法,严防走私物品入境。2017年5月,全国首个反走私联合指挥中心在东兴挂牌,海关、公安、边防、海警、烟草和打私办、边海防办“五方两办”统一进驻,一旦边境沿线发现可疑情况,指挥大厅可在1分钟内进行确认,并下达查缉指令。
该市注重构筑反走私的多道锁链,建设边境物理隔离设施,改变“有边无防”的历史。目前该市已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建成边境物理隔离设施12公里、缉私哨塔3个,建设巡逻道7公里;实施“智慧边关”工程,整合公安、海关、边防等部门资源,实现“三网合一”,对北仑河重点区域、重点地段、重点目标进行24小时监控,提升边境地区反走私工作科技防控水平。
该市还注重构建群防群治的防控体系,在广西率先开展“无走私村(社区)”创建活动,发展信息员,组建巡防队。该市将创建工作和产业扶贫、社会综治等工作有机结合,引导边境群众守法致富,筑牢反走私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