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市种业结构调出“好种子”

本报讯 4月4日,在新疆昌吉市全优农资国际种子交易市场,种植大户范继芳专程购买“新玉85”玉米种子。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质优价廉产量高的种子,得益于昌吉市近年在制种技术、公司培育等方面取得的实效。科技创新,正推动昌吉市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的不断升级,为该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装上动力澎湃的引擎。

近年来,昌吉市不断加大良种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已初步建成了以榆树沟镇等为中心的优质制种玉米带,以滨湖镇等为主的瓜菜制种区,以老龙河区域的农场为主的优质小麦制种带。辖区种子企业生产的西甜瓜种子占到全国需种量的70%,同时昌吉市种子企业年带动其他地区农作物制种100万亩,繁育种子30.5万吨,年种子交易额50亿元,占全疆种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仅良种产业基地建设这一项,每年就给昌吉市农民带来4亿多元的产值。

在建设良种产业基地的基础上,昌吉市不断加大种子企业、作物新品种育、引、繁、推和生产和加工环节的机械化技术水平的提升力度,优化种业发展环境和条件。昌吉市种子企业通过国家和自治区审定或登记品种100多个,卫星导航定位播种、无人机飞防等新技术也为种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种业结构的调整,让昌吉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水平和良种供应能力提高,制种企业实力增强,良种大面积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4344元增长到现在的17689元,增幅达到19%,其中,制种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最初的14944元增长到现在的1838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