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沛县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以传承丰厚的地方文化资源为基础,推进城乡文化工程建设,培育特色文化品牌,让百姓在普惠共享中蕴养气质、增强自信,文化正成为沛县城乡发展的重要特质和符号,更为沛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文化“堡垒”遍布城乡
沛县根据群众文化活动需求,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建立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6年,总投资4亿元,融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于一体的沛县文化中心投入使用。其中,文化馆积极开展各类文化辅导和培训,已免费开办20多种门类的60多个培训班,培训人员1.2万人次。作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沛县文化中心凸显了人才孵化基地的优势,更带动提升了沛县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档次。2017,沛县投资600万元实施了镇、街道文体活动中心提档升级工程,75个村(居)顺利通过省文化厅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达标验收。2018年,该县将完成张庄、张寨、栖山和汉源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建设达标任务,从而实现镇级文体活动中心全覆盖。
“十三五”期间,沛县计划投资30亿元,着力建设汉文化景区提升、安国汉之源小镇等重点项目,将生态湿地景观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开发于一体的综合载体。
文化服务“精准”推送
日前,在张庄镇夹河村农家书屋,村民韩方通拿着《芹菜种植注意要点》看得津津有味,他说:“这本书就是我的老师,按照上面的方法种植芹菜,品质、产量双提升。”农家书屋建设是沛县开展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全县已基本实现村村有农家书屋的格局。
群众缺什么就送什么。沛县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百部电影送千村、百场戏曲惠农民、百场晚会连城乡、百册图书藏农家等诸多活动,让农民尽情享受丰富的“文化大餐”。仅2017年,该县送图书下乡1.5万册、送戏剧下乡316场、送电影下乡6494场。同时,成功举办了首届少儿美术书法大赛、第三届戏曲票友大赛等赛事,开展了元宵节民俗展演、“百姓大舞台”等系列活动。
沛县不仅“送”文化,还“种”文化,大力培育乡土能人,让群众从看客变成主角。每当夜幕降临,敬安镇袁大庄村文体广场上都聚满了人,乡亲们或吹拉弹唱,或跳舞健身,乐享幸福文化生活。
文化品牌效应显现
近年来,沛县大力挖掘传承传统文化,着力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文化“软实力”正兑现为文化产业“硬实力”。
沛县是全国武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江苏省体育强县,全县共培养输送张凯、韩晓鹏、张阔等30名世界冠军。2017年,全国技巧冠军赛在沛县成功举办,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蹦床与技巧协会授予沛县“中国蹦床与技巧项目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称号;县梆子剧团精心编排的现代大型梆子戏《苦楝树下庄户人》,在全省基层院团优秀戏曲现代戏交流展演沛县专场上公演。同时,该以沛筑、唢呐、武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媒介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成功举办中国沛县实验学校与黎巴嫩City International School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
沛县县委书记李淑侠说:“当前,全县上下正在全力攻坚,实现由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的跃升转身,沛县以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精品力作打造和人才培育为着力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推进沛县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