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一张30年前的储蓄存折,摆在了河北唐县农信联社山阳信用社柜员王华面前。“同志,我取钱。”存折的主人——今年65岁的李大爷说。
王华仔细端详了一会,这本只有卡片大小的存折已经泛黄。存折封面上,依旧能够清晰辨认“活期储蓄存折-中国农业银行”几个红字,第一张内页用黑色墨水写着“账号:07”“户名:李**”,签章为“河北省唐县山阳信用合作社”,而签章之下封印的是“1988年1月8日”。第二页的存取表格里,清晰记录着每一笔存取款,最后一笔账记录于1993年8月25日,存入30元,余额33元整。
李大爷介绍,他年轻的时候曾在山阳大队工作,就在山阳信用社开立了一张储蓄存折,后来因为人事调动离开了山阳,存折也被遗忘在柜子里。就这样,这张存折在柜子里一躺就是三十年……
“这张存折的年龄比我都大,我也是第一次见到!”王华说:“正面写着农业银行,内页扣着我们信用社的签章。”虽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这样的一本存折还是让王华摸不着头脑,他立即寻求信用社主任的帮助。
主任的一番讲解,让大家茅塞顿开。原来农信社有过一段被农行管理的历史,而后信用社独立出来,但是一部分账务还是由信用社保管的,因此存折上写着农业银行就不足为奇了。
工作人员立即查阅旧账,但是由于存折过于久远,有一部分信息还需要翻阅手工账进行核验,在经过县农信联社财务科、稽核科对老旧账及身份信息进行最后核验之后,终于确定了这笔钱确实存在并且属于李大爷。
“总看到新闻,说拿着老存折去银行取不出钱,我就是想看看,三十年的老折能不能取出钱来。”李大爷微笑着说。王华回应,“放心吧大爷,别忘了我们可是‘信用’社!”
王华把存折的所有本息共计42.53元取出,交给李大爷,并对老存折进行了销户处理,这张存折光荣地完成了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