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电视即便有,也是黑白的,而且经常飘着“雪花”,大人孩子不厌其烦的出去摇着那个木桩,里面的人应声着,以便调整出收视较好的画面。我记得那时同学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他们家花费300元买了一台8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每到晚上,他家就像赶集一样,左邻右舍纷纷聚齐。冬天的时候,炕里炕外满满的全是人,挤不进去的,就在门口站着,门口也进不来的,就站在后面凳子上看……
后来我家也买了电视,是一台500元的熊猫牌黑白电视,那台电视陪着我走过了十几个春秋,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电视机类型层出不穷,虽然现在有几十寸的液晶,但我再也没能体会到当年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
春天已至,前些天还是阳光明媚,晴空如碧,可就在昨天,一场意外的倒春寒,温度从20多度下降到夜间结冰的状态,让人们体会了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可惜了刚露头的嫩芽,瞬间被北风带来的低温毁灭了。我已忘记小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现象,只记得那时的春天,才是真正的春天。
伴随着牛儿的声声叫唤,勤劳的农民拉开了春耕的序幕,冰封一冬的土地被拉开了一道道犁沟,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泥土的清新味道弥漫了整个田野。犁地的时候,耕牛在前面卖力的拉着犁耙,铿锵有力地前行在泛着黑油的田地上,偶尔走得慢了,农民伯伯挥打上一鞭,高亢地吼上一声。经过犁耕后的田地,酥松平整,层次分明。犁完了地,牛儿就被拴在有草的地方,人们则继续忙碌着。
每个春耕的早上,声声犬吠声划破了黎明,女人们早早起来做好饭,等着外出的男人归来。地里的虫儿纷拥而出,小小的绿绿的蚂蚱,在眼前一闪而过,再看却不见了踪影。鸟儿回归,时不时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落在田间地头的杨柳树上。
时光悠悠,转眼已成过往,现如今农家基本都用机器作业,效率提高了,但是不会再有儿时的那种农耕劳作的情景,也不会再有那种情趣韵味了。
每次忆起过往,都有写不完的故事,零零散散,终是拼不成一个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