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作为融入长江经济带

昭通是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主要通道,金沙江在昭通境内流域长达458公里,占金沙江在云南总长的1/3,因此,打造好金沙江黄金水道,建设和维护好金沙江流域的自然生态系统,对于昭通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维护云南乃至国家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昭通市市长郭大进认为,从根本上推进昭通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应抓好4个重大环节:一是保护,二是治理,三是加强黄金水道建设,四是发展绿色产业。

近年来,昭通以“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为引领,不断加强金沙江流域大保护,先后实施了“七彩云南·昭通保护行动”和“山水昭通”“森林昭通”“清洁昭通”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建设,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仅去年全市就完成造林67.61万亩,天然林保护1691万亩,退耕还林50万亩,恢复湿地1万亩,治理石漠化286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352.81平方公里,到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6个。

在治理上,全面推行“河长制”,目前全市共确定市、县、乡、村四级河长4788名,实现了金沙江昭通境内流域“河长”全覆盖,对生活垃圾、污水排放、河道非法采砂取土、非法种植作物、非法设置入河排污口、非法网箱养鱼捕鱼等进行了专项整治。目前金沙江沿线已新建了5个垃圾处理场和6个污水处理设施,并对每条河流都进行了视频拍摄,对环境问题突出的地段进行了重点标注,而且还将采集的河道数据全部汇总录入U盘,一名河长一个U盘,数据定期更新,通过U盘,就能使各位河长掌握工作情况,下达指令。

在黄金水道建设上,昭通重点加强了水富至宜宾航道的治理工作,尽力实现通航能力达到1000吨级,丰水期兼顾3000吨级,使金沙江航道与长江干线连接贯通。水富港是长江第一港,昭通要利用好这个优势,以水富港为节点,全力实施水富港扩能、水富综合物流园区等重点工程建设,着力构建港口、高速路、铁路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同时,昭通正在加快推动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三大电站码头建设,以提高金沙江的通航能力,力争把金沙江打造成真正的黄金水道。

郭大进强调,绿色、生态,是昭通一贯坚持的发展理念。在保护的前提下,昭通要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和生物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清洁载能产业和高原特色农业,努力把金沙江流域建设成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清洁载能产业基地和绿色产业基地。昭通水能资源富足,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三座巨型电站总装机容量达3626万千瓦,相当于近2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加上中小水电,全市将有超过400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另外,昭通要利用好大关、彝良、盐津的硅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产业园区建设。在农产业方面,要重点发展好苹果、天麻、马铃薯、花椒、生猪、肉牛等六大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