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司令”成长记

“哔…哔哔……伙计们开饭啦!”听到哨响,啾啾农场的“贵妃”们从树上、草丛边、鸡舍里赶来,享受农场主江少坤精心准备的“营养早餐”。

农场位于福建省诏安县桥东镇含英村敲东埔,六年来,清脆的哨声每天准时在这个福建最南端的山谷响起。34岁的江少坤依靠自己的双手,把最初的荒山,拓展成如今百亩地千只鸡的农场。

在成为“鸡司令”之前,江少坤是中学体育老师。为了创业,江少坤曾两度辞去教师工作。回诏安可以照顾父母、政策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种种理由让而立之年的江少坤花了2个月时间说服妻子,回乡创业。

没有路,江少坤就自己开出一条来;没有电,他就到附近的甲鱼场接;没有水源,就到1400米外的小水库上引水;没有住房和鸡舍,他买了砖机,就地取土,自己搭建。

拾掇出场地后,江少坤开始进鸡苗。但由于路途遥远、运输过程中难保温等原因,存活率并不高。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天深夜,好不容易存活的800只鸡崽被狗咬死、吓死将近一半,损失近3万元。

为了挽回局面,江少坤和妻子将更多时间花在了养殖经验的摸索上。鸡崽需要打疫苗,他们就上网查教程,学着注射;鸡崽生病了需要治疗,他就上网找药方,自己抓药熬制。6年时间,江少坤已经蜕变为身兼兽医、饲养员等身份的养鸡高手。在精心经营下,农场慢慢的有了起色。有了鸡粪作为天然肥料,土壤也渐渐肥沃了起来,原本的荒山开始复绿,就连一些石头上都长出了树苗。

慢慢的,他的身影也在农博会、投洽会上频频出现,他还加入富硒蛋鸡等协会,通过和同行交流积累更多经验。

2014年,全国爆发禽流感,人们“谈鸡色变”,啾啾农场每天出产的近千鸡蛋成为了滞销品。彼时微信网络营销开始兴起,又恰逢农场创办3周年,江少坤决定试水网络营销这个新平台,举办买一送一的周年庆活动。活动一推出,订单纷至沓来,平均每天发货多达2000颗鸡蛋,最远的订单来自新疆、内蒙古等地。

尝到网络营销的甜头后,江少坤开始发展线上销售,销量也从开始卖几十个的蛋,到后来一天卖一二百个,再到一天卖几百个,就连大学时的辅导员都在朋友圈帮忙推销。2016年,江少坤的妻子陈嘉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啾啾农场”,线上营销也同步铺开。

得益于网络营销的助力,啾啾农场目前占地400亩,饲养的贵妃鸡、芦花鸡、乌鸡等年存栏量4000只,年营业额80多万元。2018年首季,农场销售额达10多万元。

下阶段,江少坤将向农业局申请可追溯系统,农场商标的申请也提上日程。他还将借助三维全景技术在网络上搭建一个“可视化农场”,消费者只要通过账号登陆直播网站,就可以看到农场的每个角落,从而更放心地购买。

展望未来,江少坤说:“啾啾农场的春天一定在不远处,我会更加用心和加倍奋斗。”